近日,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对蒲江县一座东汉墓做了保护性发掘,考古工作人员判断,该墓附近尚有十余座墓葬。发掘过程中,其中一块“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的纪年砖反映出,该墓的建造年代早于蒲江建县约450年。此外,墓葬还有陶猪、陶罐等器物出土。
蒲江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8月的一天,有学生捡到一块花纹砖并交到县文管所,“看上去是一块汉砖。”学生称,发现砖块的地方位于县城附近,是一个山谷地带,,在那里县文管所发现这座墓葬。
墓葬发掘中发现的钱币纹砖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该墓葬是一座砖室墓,有墓道及长方形的墓室,“属于较为典型的东汉墓。”由于曾遭盗挖,墓葬中仅出土有陶俑、陶猪以及陶鸡等物品。这些物品多为残破,且并不算精美。
记者了解到,汉时“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人们的殡葬观念是“谓死为生,厚资多藏”,希望把生前的富足都带入坟墓。正因为此,一些生活用品包括鸡、猪等会随墓主一起埋葬。
同时,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一块有铭文砖,上书“永元十三年”。“基本可以确定墓葬的建造年代。”记者了解到,“永元十三年”系公元101年。蒲江县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秦灭蜀后,蒲江部分隶蒲阳县;汉属临邛县,南北朝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正式建县。“因而墓葬比蒲江县正式建县早450年左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