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这个陶俑是迄今为止襄阳发现的第一个农夫俑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9 14:52 我要评论( )

湖北襄阳,考古人员在离古驿镇六公里处的襄州国际物流园内,发掘出东汉末年到明清时期的10座墓葬,这些墓葬按时代顺序由东向西一字排列。其中,4座为东汉时期的墓葬、4座为唐宋时期的墓葬、2座为清代时期的墓葬。市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为研究襄阳历史文化

湖北襄阳,考古人员在离古驿镇六公里处的襄州国际物流园内,发掘出东汉末年到明清时期的10座墓葬,这些墓葬按时代顺序由东向西一字排列。其中,4座为东汉时期的墓葬、4座为唐宋时期的墓葬、2座为清代时期的墓葬。市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为研究襄阳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这个陶俑是迄今为止襄阳发现的第一个农夫俑

在两座东汉末年到三国早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陶鸡、陶狗、陶俑、水晶珠、铜镜等60多件器物。市考古工作人员表示,东汉末年到三国早期正是战乱时期,虽说这些陪葬品规格小,但是数量惊人,比较精致,说明墓主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能是一位庄园主。

出土文物中,有一个约20厘米高的手拿农具的陶俑。市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陶俑是迄今为止襄阳发现的第一个农夫俑。农夫俑的出现与东汉时期庄园经济的兴起有关。

据当地村民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是一个大荒坡,村民平整土地时,把大大小小的坟包全都推平了。当地村民赵志军回忆,当时平整土地时,不少村民从坟包里挖出过很多各个时期的古钱币。

墓葬群的附近则是古驿站与古驿道遗址。古驿素有襄阳门户之称,驿道北通洛阳、西安,南到谷城、襄阳,是进出荆楚地区的咽喉与天然屏障。虽然目前不能直接证明古墓与古驿道有关,,但是起码可以证明这个区域在东汉至明清时期经济比较发达。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由武汉大学考古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省古建中心联合组队

    由武汉大学考古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省古建中心联合组队

    2018-12-30 09:16

  • 较大的一块墓碑残片上写有邑千八百户食实封陆佰户董公墓、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司、大名府兵马、收复襄邓、建炎之初金人南等字样

    较大的一块墓碑残片上写有邑千八百户食实封陆佰户董公墓、荆湖南北襄

    2018-12-30 08:04

  • 湖北南漳发现春秋楼遗址

    湖北南漳发现春秋楼遗址

    2018-12-30 01:31

  • 南漳一旅游开发公司施工人员在春秋寨景区最险要处施工时

    南漳一旅游开发公司施工人员在春秋寨景区最险要处施工时

    2018-12-30 00:35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