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多天的挖掘,墓中的陶罐、铁釜、陶灯等7件文物陆续“现身”。这座墓建于东汉什么时期?墓的主人是何身份?昨日,记者赶到挖掘现场,请教了文物局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在现场挖掘墓葬
记者赶到挖掘现场看到,整个墓室9米多长,2米多宽。墓墙用青砖叠砌而成,青砖厚度约6厘米,整个墓室呈拱门形状,用楔形砖砌成。整座墓坐北朝南,墓室南边是1米多长的甬道。除了3天前出土的陶罐,工作人员还在墓室中挖掘出铁釜和陶灯等文物。
从墓里挖掘出来的陶灯
记者看到,新出土的铁釜已经锈迹斑斑,直径10多厘米。市文物局副局长陈晓华推测,这个铁釜可能是当时的人用来做菜的。新出土的还有一个陶制灯,灯盏直径七八厘米,底座则被掩埋在地下。
这些新出土的文物,都被工作人员用专门的文物袋掩盖着,放在原地。
陈晓华介绍,根据他多年的挖掘经验来看,东汉墓室的陪葬品一般为做饭用的炊器,例如釜鼎之类;用于储存食物、水等物品的陶罐等盛器;还有用于吃饭的食器,例如碗碟等,这些物品都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
虽然整座墓的轮廓已清晰可见,但让陈晓华疑惑的是,目前发掘的这座墓是由墓室和甬道组成,没有墓道。
陈晓华解释,按照中国的传统,墓室的甬道外一般会有个开放式切口墓道,墓道或是缓坡或是阶梯,然而工作人员在挖掘过程中,却一直没发现这座墓的墓道。“从事考古几十年,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还要继续挖掘才能破解这个谜题。”陈晓华说。
相关新闻
墓室主人可能是东汉初年的“土豪”
昨日,在挖掘过程中,陈晓华就墓室中没有纪年砖、墓室规模比较大推测,该墓室的主人可能是东汉初年一位庄园主。
墓室未放纪年砖,可能是东汉初年还不流行
株洲此前已发掘出多座东汉墓,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墓里的装饰砖中会有一块纪年砖,以此说明建墓的具体年份。例如晚报今年6月16日报道过攸县网岭镇一座汉墓,就有一块标有“元和二年”的纪年砖。但田心这座墓的挖掘工作已完成一半,工作人员仍未找到纪年砖。
对此,陈晓华解释,他们之前在攸县发现一座规模较大的汉墓,该墓也没有纪年砖。“田心这座东汉墓与攸县那座汉墓有一个共同点,装饰砖的纹饰都比较单一。”记者在田心东汉墓看到,墓室装饰砖上的纹饰,都是同心半圆纹,中间是竖条、十字条或三条,“这是具有东汉特色的花纹之一。”
陈晓华分析,这座东汉墓之所以没有纪年砖,可能是由于当时还不流行在墓室中放纪年砖。而在株洲发现的东汉中后期墓室,有多种不同纹饰的装饰砖。根据以上两点,陈晓华猜测,“这个墓室很有可能是东汉初年建的。”
墓室规模较大,主人可能是一位庄园主
墓室的主人是何身份?陈晓华说,目前只能通过墓室的规模去判断。“这座汉墓的规模在株洲算大的,它的主人在当地应该也有一定地位和影响。”
陈晓华分析,如今的株洲城区,在东汉时期是没有城池的。株洲建城,是孙权在庆云山一带设置建宁城,作为防御刘备的军事要塞,离长沙、醴陵、攸县等较大的城池比较远。再加上当时的南方地广人稀,能建这样一座墓室实属不易。
陈晓华说,东汉是豪强崛起的时期,,当时全国庄园遍布,一个庄园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庄园主不仅有家奴,甚至在东汉末年还有私人武装,这座墓的主人很可能就是一位庄园主,可能拥有良田千顷。尤其是东汉初年,经过明章之治后,东汉经济迅速发展,也给墓主人建造这样的墓也创造了经济条件,“按照现在的话说,墓主人就是今天的土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