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这些汉晋时期的青瓷窑址开启了湘江下游湘阴地区制瓷业的兴盛之门;晋唐时期青瓷生产向湘阴县城集中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9 04:35 我要评论(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日召开2014湖南考古汇报会,会上公布的湘江流域古窑址勘探调查报告显示,洋沙湖一带拥有十余个汉晋至唐宋瓷窑和明清砖瓦窑址,是目前发现的湘江流域时代最早最为集中的青瓷生产区,是湘瓷的故乡。 湘江之滨、洞庭之南的洋沙湖位于湖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日召开“2014湖南考古汇报会”,会上公布的湘江流域古窑址勘探调查报告显示,洋沙湖一带拥有十余个汉晋至唐宋瓷窑和明清砖瓦窑址,是目前发现的湘江流域时代最早最为集中的青瓷生产区,是“湘瓷”的故乡

湘江之滨、洞庭之南的洋沙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表示,,洋沙湖湖岸及附近一带的窑址分布较密集,据现有资料,有青竹寺窑址、洋沙湖窑址、吴家渡窑址、斗笠铺窑址、葫芦山窑址、竹园里窑址、于家咀窑址等汉晋至唐宋时期的瓷器,也有瓦子江窑址、杨家园窑址、场地坡窑址等明清砖瓦窑址。

“湘江流域早期青瓷窑址分布相对分散,生产规模较小,只有洋沙湖一带分布较多的早期青瓷窑场,可能是湘江流域成熟青瓷生产技术的源头。”考古专家张兴国说:“洋沙湖一带古窑址群是湘江流域历史悠久而浑厚的青瓷制瓷技术的典型代表。”

据考证,东汉时洋沙湖一带已成为一个较为集中的青瓷生产区,这些汉晋时期的青瓷窑址开启了湘江下游湘阴地区制瓷业的兴盛之门;晋唐时期青瓷生产向湘阴县城集中,窑场规模逐渐庞大,洋沙湖一带的制瓷业仍在继续,形成了较稳定的技术系统;南朝时该地区可能生产过宫廷用瓷;到唐代湘阴窑青瓷产品则以岳州瓷之名而备受称誉,而洋沙湖是岳州瓷一系最早的烧造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先后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朝代)的青瓷敛口瓮、青瓷双沿罐和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的青瓷钵、碗等

    先后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朝代)的青瓷敛口瓮、青瓷双沿罐

    2018-12-26 00:59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

    2018-12-18 20:57

  • 其中包括砍砸器、尖状器、石片等石器雏形

    其中包括砍砸器、尖状器、石片等石器雏形

    2018-12-17 16:14

  • 唐林遗址考古收获将西洞庭地区文明史推进至4000年前

    唐林遗址考古收获将西洞庭地区文明史推进至4000年前

    2018-12-15 08:2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