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文物考古所已完成对辽宁省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积石冢的首次发掘,出土大量遗物,包括两件存世稀少的陶人头像和石人头像。
据考古人员介绍,半拉山遗址由黄色粘土堆积而成,呈长方形,三面的冢界墙用石块封砌,高约1.5米。近年来屡遭盗掘破坏,上面遍布20多处盗洞,其中一处盗坑中的石棺盖板被掀开,棺内散落大量红色陶片。2014年9月,考古人员开始对半拉山积石冢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等。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还有夹砂红褐陶与夹砂黑褐陶,多为筒形器;石器以打制为主,有石斧、石锄、饰件等。
其中还发现两件红山文化时期先人头像,具有极高艺术和审美价值。此前发现的红山文化陶、石人像存世量少,保存差,而此次发现的陶人头像清秀俊美,瓜子脸、高鼻梁、樱桃小口;石人头像神态自然,高额头、突颧骨、圆下颌。两个头像的头顶均有发髻盘绕。
据介绍,,该遗址的发掘为红山文化考古研究提供新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分布范围、积石冢群的分布特征、墓葬特点等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