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挖掘现场
3月27日,笔者在江山市四都镇发现的明代古墓挖掘现场看到,古墓已用沙土填埋,墓葬内发现的文物已经送到江山博物馆保存。
塌陷的地面下发现古墓
3月18日,江山市四都镇四都村的村民们在一个在建的小区里施工,竟在一凹陷处发现了一座明代古墓。
当天上午8点,四都村桐村坂下山脱贫小区的建设施工管理员王玉根来到了小区,在路边监督施工。
“咦,这地怎么塌了?”在小区东面两块宅基地中间的泥泞道路上,他发现,可能因为前一天雨水的冲刷,再加上运施工材料的拖拉机碾压,有块地面出现了坍塌。
“我和村民们一起,趴在洞口往里看,很明显是一座古坟,就报告了领导,希望把它填了好继续施工。”王玉根说。
古墓距今约四百余年
随后赶到的镇干部一边保护现场,一边联系江山市文化局。
“发现墓葬的这片宅基地以前是农田,再以前就是荒地了。”四都镇文化站站长项洪昌说,“镇里以前从没有发现过这样的古墓。”
接到发现古墓的消息后,江山市文化局邀请了考古专家成立专家工作小组。3月25日,江山博物馆正式开始挖掘工作,主持挖掘工作的是江山博物馆拥有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钱华副馆长。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古墓由青砖块砌成,葬顶拱形,墓室长3米,宽1.5米,连拱形顶高0.9米,墓穴内棺木等由于地处潮湿洼地,再受到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已经腐化。
在墓葬内,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无铭文的墓志铭青砖和一些快锈烂的棺钉,还发现了一只有裂口的青釉瓷碗,一只青釉瓷罐,,一只执手陶罐。
据江山博物馆副馆长钱华介绍,出土文物中除了执手陶罐是江山产的,另两样都产自浙江龙泉,都比较常见。经判断,该处墓穴为明代一名普通男性平民墓葬,距今约有四百余年历史。
“江山市近年来很少发掘古墓,上一次还是2005年在黄衢南高速江山段发掘了十余座东晋到南北朝时的古墓。”钱华介绍。
他说这次发现的古墓规模虽不大,但有三个待解的疑点:一,通常墓穴用砖块做墓壁,而此处却用瓦片做墓壁;二,通常墓穴都是东西朝向,此处却为正南北朝向;三,通常墓穴用地都选择干燥的地方,此墓却处于洼地。
钱华说,这些疑点很值得探究,而墓中发掘出来的东西,对明代文物的认识和鉴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