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锡林郭勒草原的伊和淖尔墓群中同时发现有地中海沿岸地区文化特色的金银器皿等遗物。该墓葬的发掘证明了北魏时期该地东西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频繁,为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实物例证。
据了解,伊和淖尔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附近。以往发现的北魏墓葬大多靠近中原地带,在北方草原深处发现的北魏墓葬很少见。目前考古人员发掘了墓葬群中的3座。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不同文化碰撞、对接,在这个墓葬中得到了完美的有机融合。伊和淖尔墓群在墓葬形式、棺椁制度上具有中原文化的特点,墓中还发现写有汉字的陶壶等遗物。同时,墓葬出土的遗物中还有异域文化的东西,比如有地中海沿岸文化特点的“凸”字形金项圈、玻璃碗、银碗等。以凸字形项圈为例,这是带有西方文化特点的饰品,在地中海沿岸及古波斯地区发现较多,在内蒙古草原较为罕见。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认为,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时间早,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的辐射面广,文化传播快。这个墓葬群反映了北魏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商品交换十分频繁,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此外,结合其他地区北魏墓葬的发现,他认为,鲜卑考古学文化中其实包含着很多其他文化的东西,只不过尚未被完整正确的辨识出来,这对于学术界重新认识鲜卑考古学文化及其中异域文化和其他文化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
据悉,目前尚不能确定墓葬的族属和墓主人的身份,有关发掘出土的遗物,如骸骨、彩棺、丝绸等还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