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开始的安吉县天子湖工业园区的五福汉墓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结束,其中编号为D14的大型土墩遗存的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据悉,本次发掘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博物馆联合“操作”。编号为D14椭圆形土墩,,现存封土南北长33米、东西宽25米,经发掘清理汉代土坑墓葬6座、六朝窑炉2座、明代墓葬1座。明墓为长方形双室墓,出土青花瓷碗2件;六朝窑炉为马蹄形窑,产品为青砖。
五福汉代墓葬皆为竖穴土圹墓,年代为西汉早、中期。 6座汉墓可分成三排、四组。面积最大的甲字型墓葬位于土墩中央,全长16.5米、宽4.2米、深3.2米,推测为夫妻同穴合葬墓,年代为西汉早期;墓葬由北侧两条墓道与南侧墓坑组成。其中,两条墓道为不同时期放置棺木入椁时开挖而成,晚期墓道打破早期墓道,这是安吉汉墓考古史上首次揭示出同穴合葬过程的墓例。
考古专家称,五福汉墓的发掘成果,为研究汉代土墩遗存堆积形成过程、西汉早中期家族墓地制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研究浙北地区汉代历史与社会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