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执行西沙群岛水下考古任务的指挥船—“中国考古01”船上了解到,始于今年4月12日的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一个月的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工作。
考古人员在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没有发现船体,,遗址以石质建筑构件为主,还发现有少量青花和白釉瓷器碎片。
经过考古人员水下探寻发现,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现存大小石构件274件,本年度水下考古发掘共出水石构件共计约37件,可以分为石像、石板、石条、石柱、擂钵、石杵等七大类,其中石像有7尊。这些石构件大多数为祠堂和庙宇的建筑构件,在福建地区部分祠堂和庙宇中可以见到相同类型的构件。
考古人员根据出水的瓷片和石构件特征分析,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晚期,为一艘专门运输石构件的远洋运输船。
在本次考古工作中,考古人员还对永乐群岛的甘泉岛进行了陆地考古调查。考古人员发现了甘泉岛上的宋、明清、近代各时期遗存共17处,并采集标本55件。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由省文体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沙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考古作业范围为永乐环礁海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