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对铜川市印台区泰山庙遗址做了考古调查及勘探。
泰山庙即东岳庙,是历代祭祀泰山神之所。遗址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印台镇虎头村。范围内包含灵泉观石窟,灵泉观始建于唐代,泰山庙始建于北宋。泰山庙历代均有重修,民国时期改建为农棉试验场。该遗址是铜川市现存为数不多的道教遗迹,对研究泰山信仰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泰山庙遗址现为当地群众的菜地。地表散落有各个时期的建筑残件。本世纪初,印台区姜女祠文管所在泰山庙遗址收集了碑石残块数件,今存文管所院内。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泰山庙遗址登记。
此次勘探先后发现遗迹4处。由南向北依次编为1-4号。1号基址位于最南端,东西约9.5米,南北约6.8米。基址位于地表下0.4米处,发现有砖、石及白灰渣分布。2号基址位于1号东北侧,两者相距约8.5米。基址位于地表下0.4米处,有砖、石分布,另还发现有石灰渣和小块木炭。南北约5米,东西残存约3米。3号基址位于2号基址北侧约5.5米处,南北长约10.7米、东西宽约10.2米的近方形基址,基址四角均有方形覆盆顶石柱础1件。尺寸见前所述。基址西缘有石块包裹,,残长2.40米。基址外缘地表部分均被耕作破坏。西侧有水泉一处。4号基址位于3号基址以北约17米处。其西侧即灵泉观石窟。地表下0.5-0.9米处有不规则分布的砖石层,分布范围东西约10米,南北约7米,东南角发现有石块包裹。暴露长约1米。探孔中发现的筒瓦残片分别有唐代的青掍瓦以及宋金时期瓦件特征。
参照民国时期的泰山庙照片和老年人的回忆资料,结合基址所处的位置,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初步认定1号基址当为泰山庙的山门。2号基址面积较小,当为厢房一类。3号基址当为戏楼(民国时改建为来雨亭)。4号基址当为大殿。旧照片显示,在山门外还曾有木质牌楼,由于所在区域为山体滑坡处,石障较多,未能进行勘探。
泰山庙的历史悠久,历代维修和破坏较多。此次所发现的基本为晚期遗存。由于遗址地层堆积复杂,在现知的遗迹之下,当还保留有早期的建筑遗址。至于单个遗迹的准确年代,尚需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最终定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