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宁县鹤城乡鄣源古村拍摄的气势恢宏的“树德堂”一瞥。
近日,安徽皖南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作普查中,发现该乡与江西瑶里交界的深山鄣源村中有一幢始建于北宋时期的“树德堂”,至今巳有近千年历史(971年)。这幢“树德堂” 宽14.3米深进19.17,座北朝南,存门屋、大厅、寝楼。大门前立八角旗杆石鼓八个,门屋雀替雕土龙,斜撑雕倒挂狮,平盘斗饰人物,立柱及柱础方型,侧墙砖雕饰花卉、海兽及福、禄、寿、馀字;大厅柱础圆鼓状,雀替雕花卉,斜撑雕卷草纹及人物,平盘斗雕祥鸟、瑞兽及寿字;寝楼平盘斗雕草龙及福、禄等,上悬“树德堂”木匾,是研究当地宗族文化的实物史料。由于年代久远导致墙体自然驳落,受蜂蛀及漏雨的影响而致木构架腐烂。内堆放杂物破坏了祠堂的原始用途,对祠堂的整体结构和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墙体驳落,门屋一斜撑已失,大厅及寝楼木构架蜂蛀、腐烂,地面大石破损,,整座祠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台胞方平朗出资进行过维修,保存了现状。
据了解,“树德堂”寓意施行德政,立德为天。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树德务滋,固以树德,立德增益,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时过境迁,这幢“树德堂”不知迎送过多少人间过客。如今虽已从历史舞台退出,但是,“树德堂”内胸围一米多的木柱和雕刻精细的柱石以及遍布祠堂各处的徽雕无不折射出昔日的庄严和神圣。近千年来,休宁县流口地区世代流传着四句话:樟源“树德堂”,冯村好阳基;流口好前山,茗洲好茶园。其中的“樟源“树德堂”就是樟源村的祖先们对教育后人的名言警句。“树德堂”至今既有很高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又有现实深远的教育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