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怀远县褚集乡发现一个被盗的汉代古墓,古墓内壁上刻有神秘图案,疑似龙纹。专家推测墓室主人在当时应该具有一定地位。除此以外,工作人员还在墓内发现四块古人头骨,这在我省考古发掘中十分少见。值得一提的是,古墓仅出土数件零碎的器物,存在被盗现象。
墓葬位于褚集乡三湖村北面田地中的一个微微凸起的高地上,占地约2.5亩,周边是一片开阔的玉米地,前几天,村民在给玉米打药时发现了一个深40厘米左右的坑洞,村民意识到可能有古墓被盗,于是向文物部门汇报了此事。
经文物专家现场勘察,墓葬方位是面南背北,棺为青石质,由8块长方形的石板组成,棺身内长约3米,宽约2.3米,分内外两室,中间由石板分割,石板侧有大小两个方洞来作为内外室通道。“从出土的文物及墓门损毁情况看,该墓历史上已经被盗,坑洞应该是后期又出现盗墓者,挖洞准备盗墓,,但并未得逞。”怀远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孟庆沄介绍,出土文物有铜钱、泡钉、滑石含蝉和一些青铜器的精美小部件,直径约2厘米,判断为器物上的零部件及残片。“虽然有四块人头骨,但从现场挖掘的上下齿,可以判断为夫妻合葬墓,墓葬认定为东汉时期。
“石头棺盖本应该是一整块,但挖掘现场看,已经分裂并出现错位。”孟庆沄介绍,棺盖的高低不平是由土层运动所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