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工作队进驻禹会村,对靠近206国道一侧的禹墟遗址进行全面勘探。这标志着禹墟遗址大面积勘探正式开始。
禹墟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蚌埠市划定了禹会村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在遗址竖立了国保标志牌。2012年在全市范围实施了文物保护员制度,禹会村遗址作为重点区域,设立了专门文物保护员,加强遗址的日常保护。2013年底,对禹会村遗址附近新建的违章建筑、淮河堤坝内私建码头、采沙场进行了集中关停和拆除。同时,编制了《禹会村遗址保护规划》。
目前,蚌埠市正在制定《全市文物保护紫线规划》,争取在年内颁布实施。《规划》实施后,凡涉及到禹会村遗址的筹建项目,将按照《文物法》有关规定,使其既符合工程要求,又确保文物安全。据悉,纵穿禹墟遗址的206国道将进行拓宽改造。在道路施工前,须首先做好遗址勘探保护,并将勘探报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可施工。按照专家的意见,对206国道工程涉及禹会村遗址部分提出具体改造计划。此次钻探就是为配合206国道改造工程、摸清遗址范围及文化层分布情况,便于遗址保护。
记者在勘探现场了解到,十名探工均来自山东,此前曾多次配合社科院考古所进行田野勘探工作。他们将从206国道中国花鼓灯第一村标准碑位置开始,沿206国道东侧,自北向南开始钻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