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东至县文物管理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4-2015年对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进行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累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20余件古人类化石、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或砍砸痕迹的骨片和2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
华龙洞是在我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点。华龙洞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发现标志着近年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证实安徽省是古人类演化、扩散的重要地区,对于探讨中国直立人的分布、演化、变异具有重要的价值。
华龙洞遗址发掘情况及认识
华龙洞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汪村庞汪组,根据当地文物部门提供的线索,2006年7至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立刚等对华龙洞进行了发掘,发现1枚人类牙齿和一件人类额骨残片化石。此外,还发现一些可疑的石制品以及大量动物化石。之后工作陷于停顿状态。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10至11月和2015年10至11月对华龙洞分别完成发掘面积18平方米和28平方米。
两个年度对华龙洞的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和动物化石,对古人类在该遗址的生存活动及其它相关问题获得了新的认识。
人类化石
2006年:1枚牙齿、1件人类头骨碎片。
2014年:3枚牙齿、1件颞骨、1件额骨片、4件头骨碎片。
2015年:1件保存有眼眶和部分面部的头骨、1件保存有眼眶上缘(眉脊部分)的头骨残片、3件下颌骨残段(附带4枚牙齿)、1件上颌骨残段(附带1枚牙齿)、3枚单个牙齿、若干头骨碎片。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疑似人类头骨和肢骨碎片,需要进一步鉴定确认。
动物化石
两年发掘过程中,,发现并采集了数量丰富的动物化石,初步统计动物化石大约有6000余件(包含破碎骨片)。
古人类生存活动的证据
考古队在发掘以及对发现的动物化石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些动物骨骼呈现非自然性的断裂。此外,大量动物骨骼表面具有切割、砍砸、破碎等痕迹。此外,发现的动物骨骼大部分非常破碎,不太可能完全自然形成。考古队推测这些现象可能是古人类宰杀食用动物的证据。此外,从地层中发现若干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器。
对华龙洞的动物群组成和时代获得新的认识
以往对华龙洞动物群的组成和地质时代有不同的认识。根据对2006年发现的动物化石的分析,一些学者认为动物群的时代在更新世晚期。考古队邀请相关专家对2006年、2014、2015年发现的动物化石进行重新整理和鉴定后,初步确定华龙洞动物群包括20余种动物。目前已确定的灭绝种类有剑齿象、巨貘、巴氏大熊猫、谷氏大额牛、肿骨鹿、小猪等种类。根据动物群的组成,考古队倾向于认为动物群的时代在更新世中期,与安徽和县直立人年代接近或更早。
初步掌握了华龙洞的化石资源及洞穴地质情况
经过两次野外发掘,对华龙洞地质及化石资源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根据目前掌握的证据,我们认为华龙洞是由一处古老的洞穴坍塌所形成。目前仍然蕴藏着丰富的化石资源,具有很好的未来工作前景。
发掘期间,考古队邀请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对华龙洞进行地质、环境和年代等方面的考察和测试样品采集工作。西班牙国家人类演化研究中心教授,古人类学家 José María Bermúdez de Castro和María Martinon-Torres应邀来华龙洞考察,并与发掘队成员进行学术交流。
华龙洞遗址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迄今已经在华龙洞发现了 20 余件古人类化石。尤其重要的是,2015年发掘发现了1件头骨化石。这件头盖骨目前尚包裹在胶结中,已经暴露出来的部分包括几乎完整的眼眶部分和大部分额骨。尚未清理的胶结内部有可能还有头骨其余部分。这么短的时间内,在一处地点发现数量如此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这在古人类研究中还不多见。除上述古人类化石外,在华龙洞还发现大量反映古人类生存活动的证据,包括非自然因素造成的骨骼断裂、骨骼表面切割和砍砸痕迹、一些古人类制作的石器等。尽管实验室年代测定工作还在进行中,根据对出土的动物化石种类的初步鉴定,认为古人类的生存时代在更新世中期,与安徽和县直立人时代接近或更早。基于这些信息,基本可以认定华龙洞是一处直立人化石地点,古人类曾经在这里生存与活动。在华龙洞发现的直立人化石数量较多,包含有比较完整的头盖骨、下颌骨和牙齿。如此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发现以及相关的古人类生存活动证据,尤为重要的是发现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是继周口店、蓝田、和县、郧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点,也是在安徽省发现的第三处古人类化石地点(前两处分别为巢县早期智人及和县直立人)。华龙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可以说是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
华龙洞距离发现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的和县、巢县和南京汤山地点都很近,这个地点目前还保存较多的含化石地层堆积,具有良好的工作前景,因而在华龙洞发现的人类化石及相关材料对于研究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通过对华龙洞的发掘和多学科研究还将提供这一地区古气候和古环境方面的信息,进而揭示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适应能力。此外,通过这项工作将有助于促进当地的文博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进而促进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