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金塘冲水库工程项目位于桃江县境内资水干流的下游,是资水干流柘溪下游规划中的第三级。坝址下距桃江县城约55km,距马迹塘电站25km。金塘冲水库是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78m。该项目涉及一市两县,分别为益阳市桃江县、安化县。现在该项目已经进入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
2015年9月至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省文物局的委托组织益阳市文物处、安化县文物管理所、桃江县文物管理所,组建了湖南省金塘冲水库工程项目文物调查勘探队,对湖南省金塘冲水库工程项目推荐坝址—鲇鱼洲坝址和库区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经文物调查勘探,湖南省金塘冲水库工程项目发现11处文物点受到工程影响,其中,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宋元时期古遗址10处,地面建筑1处。详见下表:
下面简单介绍5处重要文物点的情况:
一、渭溪口遗址:位于安化县江南镇江北村4组,资江北岸,渭溪与资江交汇处。遗址分布于渭溪溪口两岸一级台地上,海拔高程约76-80米。遗址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地层堆积较厚,可分为4层:第①层,灰色耕土层,厚约30厘米。第②层,浅灰色粘土层,结构较致密,包含少量青花瓷片、瓦片等遗物,厚约45厘米。这一层为明清时期地层堆积。第③层,灰褐色粘土层,结构较致密,夹杂少量木炭及红烧土颗粒,包含物有泥质红陶、夹砂褐陶罐残片,纹饰有细绳纹、旋纹、压印纹。厚约40厘米。这一层为商周时期地层堆积。第④层,浅黄褐色粘土层,结构致密,较纯净,,包含物非常少。该遗址的时代为商周时期。遗址将被局部淹没。(图一—图四)
图一 渭溪口遗址远景
图二 渭溪口遗址近景
图三 渭溪口遗址地层剖面
图四 渭溪口遗址标本
二、沙湾电站 :位于安化小淹镇陶澍村6、7组,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陶澍墓约1公里。
沙湾电站是建造于1967年(或68年),是资江北岸边的小型水电站,利用水流落差发电。顺江而上,采用大量条石垒砌长约2公里的引水渠。电站基础长约30米,宽约10余米,高约16米,现在堤坝露出水面约5米。电站基础以及引水渠局部完全用青石条垒砌而成。所用石材数量较大,当时修建电站的时候就地取材,均从陶澍陵园取得。现场可见堤坝内外皆可见陶澍陵园的石构件、石雕、碑刻镶砌于内。
沙湾电站的海拔高程为74米,水库修建之后将被完全淹没。根据设计方案,该电站将要拆除。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需由文物部门对沙湾电站实施保护性拆除,原用来修建电站基础以及引水渠局部的属于陶澍陵园的石构件、石雕、碑刻等均需实施保护性拆除、恢复原位。(图五—图九)
图五 沙湾电站全景
图六 沙湾电站基础
图七 沙湾电站基础
图八 沙湾电站所使用陶澍陵园雕刻
图九 沙湾电站所使用陶澍陵园碑刻
三、青桑村遗址:位于小淹镇陶澍村(原青桑村红霍溪组),资江北岸的一级台地上。海拔高程77-81米。它是安化乃至益阳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旧石器遗址,为研究资水流域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信息。2011年已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库工程建设涉及到了遗址的保护范围,淹没了小部分遗址本体。
图十 青桑村遗址远景
此外,青桑村遗址与安化三中之间原文物普查的时候发现有1处新石器晚期的遗址—红霍溪遗址,出土有石锛、石斧、夹砂灰褐陶、夹砂红陶等。此次文物调查勘探的时候同样发现有文化层堆积。由于两处遗址紧邻,此次合并为一个遗址。(图十—图十三)
图十一 青桑村遗址地层剖面
图十二 青桑村遗址采集打制石器
图十三 红霍溪遗址采集标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