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这种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悬棺葬式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6 22:07 我要评论( )

绝壁上现密集悬棺群 初判为1200多年前古僰人墓葬群 当地正申报遗址修复计划 近日,在秭归县磨坪乡杨林桥村发现一处密集的悬棺群,在长50多米、高近百米半山腰的峭壁上,共有悬棺131具。据资料记载显示,该悬棺群是中国内地发现的较大的悬棺群之一,木质棺

 这种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悬棺葬式

绝壁上现密集悬棺群

初判为1200多年前古僰人墓葬群 当地正申报遗址修复计划

近日,在秭归县磨坪乡杨林桥村发现一处密集的悬棺群,在长50多米、高近百米半山腰的峭壁上,共有悬棺131具。据资料记载显示,该悬棺群是中国内地发现的较大的悬棺群之一,木质棺材全部置于人工开凿的洞穴或山崖的石缝中。据秭归县考古专家介绍,初步认定悬棺群为唐代开凿。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在秭归县磨坪乡杨林桥村河道西岸,有一处密集的悬棺群,在长50米、高近百米的绝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许多人工开凿的方形石孔,里面的棺木依稀可见,数一数大约有100多具,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仙人洞”,, 1997年省里组织专家文物普查时命名悬棺群。专家从棺木的形态和炭化的程度初步判定为古僰人墓葬群,时间约在1200多年前左右的唐代,共计131具。

曾遭较严重人为破坏

当地老乡告诉记者,以前这悬棺群比现在位置高得多。由于河床淤积抬高,现在搭梯子就可以上去了,所以破坏也很严重,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棺木都被破坏了,被当作柴火熬硝用了,有人曾亲眼见过棺木里的骨头和碎的陶碗,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正申报悬棺遗址修复

秭归县磨坪乡副乡长赵成刚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已将悬棺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明确责任人进行看护,不允许再进一步被破坏。同时申报悬棺遗址的修复计划,清理周边环境,复建成古僰人村。通过考古研究,探寻千古之谜。

秭归县文物局局长余波介绍,磨坪乡悬棺群被发现后,便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省市县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文物部门已将其纳入重点文物保护范畴,将该处悬棺群申报遗址修复计划工作也在进行中。

延伸阅读

悬棺葬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一种处置死者尸骨的特殊方式,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这种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悬棺葬式,存在着许多令今人无法解释的困惑之处。比如,远古时代的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装有尸体和随葬物品、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送进高高的崖洞里去的,就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由武汉大学考古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省古建中心联合组队

    由武汉大学考古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省古建中心联合组队

    2018-12-30 09:16

  • 湖北南漳发现春秋楼遗址

    湖北南漳发现春秋楼遗址

    2018-12-30 01:31

  • 南漳一旅游开发公司施工人员在春秋寨景区最险要处施工时

    南漳一旅游开发公司施工人员在春秋寨景区最险要处施工时

    2018-12-30 00:35

  • 湖北荆州发现两百余座古井

    湖北荆州发现两百余座古井

    2018-12-29 19:0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