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首次确认了汉武帝倡导建立的通天台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6 21:54 我要评论( )

经近年来持续不断工作,陕西省考古人员在普遍勘探和重点试掘情况下,对汉武帝时期创建的甘泉宫遗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古,首次确认了汉武帝倡导建立的通天台,为仙人文化的中国人提供了新佐料。 甘泉宫遗址位于陕西省淳化县北部的铁王镇,是西汉时期的国家

经近年来持续不断工作,陕西考古人员在普遍勘探和重点试掘情况下,对汉武帝时期创建的甘泉宫遗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古首次确认汉武帝倡导建立的“通天台”,为“仙人文化”的中国人提供了新佐料。

甘泉宫遗址位于陕西省淳化县北部的铁王镇,是西汉时期的国家祭祀中心之一,汉武帝夏季经常在此离宫办公。现存遗迹主要有外墙、门阙、大型建筑夯土台基、西门门址等,遗址内涵较为丰富,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考古人员完成了甘泉宫遗址8平方公里范围的无人驾驶机拍摄及2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测量,目前完成普探面积40万平方米、重点勘探面积10万平方米。发现围绕一号、二号墩台分布的5处大型建筑遗址以及多处遗迹现象,包含夯土基址150处、柱础石177个、石砌基址6处、踩踏面4处、鹅卵石散水3处等。

主持考古工作的肖健一研究员认为,众多建筑遗址围绕的中心处一号、二号墩台应当是汉武帝时修建的所谓通天台。根据对二号墩台的考古工作,发现其为高约15米的三层夯土台基结构。底部平面长方形,南北长74米,东西残宽57米,高2米至4米;中部近似方形,南北长40米,东西残宽36米,高4米至6米;顶部近似方形,,南北长21米,东西残宽20米,高4米至5米。

让人兴奋的是,在二号墩台(通天台)的三层台基上,共发现柱础石18处,东侧、北侧发现曲尺形的石砌基址,给后人想象甚至重构汉武帝版“通天台”提供了重要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2019-01-01 22:38

  • 陕西蓝田发现212万年前旧石器遗址

    陕西蓝田发现212万年前旧石器遗址

    2019-01-01 22:34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