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来到安吉县,与县政府、县文广新局、开发区(递铺街道)就安吉龙山107号墓(即八亩墩)考古发掘准备事宜进行商议,双方就发掘方案细节交换意见。
今年3月3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对龙山八亩墩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将其列入国家文物局“十三五”期间重点项目。5月26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江苏省考古所、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赴安吉,对发掘前期准备工作、发掘方案的制定召开咨询会,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据悉,龙山八亩墩是龙山越国贵族墓群范围内探知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大型土墩墓,八亩墩及其周边地区近8平方公里是安吉历史文化遗存等级最高、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太湖以南区域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探索越文化起源、发展最具开创性和潜力的区块。
据安吉县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龙山八亩墩发掘时间为2016年至2018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今年9月20日项目进点,9月至12月完成外围土墩44座陪葬墓的发掘;第二阶段为2017年完成主墓的封土及墓室清理;第三阶段为2018年完成后期清理、保护展示以及学术资料的研究整理。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考古发掘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要求高、牵涉面广,为保障发掘工作顺利进行,省县两级将建立、完善考古发掘工作协作机制,并成立发掘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正标担任考古领队。
另据悉,此次龙山八亩墩的考古发掘与以往配合基建不同,,不仅有更详细的发掘方案,而且编制了下一步的保护、展示、利用方案,要将考古发掘成果回馈给人民,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推动当地社会、文化事业的长久发展。目前,我县已启动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龙山八亩墩发掘后的保护展示利用将与古城遗址公园相结合。
安吉县文广新局表示,八亩墩大墓的发掘,是间隔20年浙江继绍兴越王陵后全省发掘的第二座有环壕的大墓。在此背景下,八亩墩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为越国、越文化的探索重新开启了大门,为填补浙江辉煌古代史的三大节点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对安吉的文化、社会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