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业教授(右)正在与专家组成员一起对文化层进行分析
记者从双河市泉水沟遗址挖掘现场获悉,已经出土了一批石器、铜制品、铜炼渣、陶片,动物骨头和人体骨骼等。经专家认定,这些文物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距今已有大约3500年历史了。
泉水沟遗址地处五师双河市八十四团五连,是该连职工马继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垦荒地时发现的。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普查对象,引起了考古专家高度重视,2016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师生组成的17人的考古队正式进驻,拉开了泉水沟考古的序幕。
8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泉水沟遗址考古队执行领队韩建业向记者透露说,泉水沟遗址地处阿拉套山冲积扇前、博尔塔拉河北岸台地,范围达数上百万平方米。通过这次发掘,发现了人类早期居住的遗迹和墓葬,距今已有3500多年,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青铜时代)。
考古队正在泉水沟遗址进行保护性发掘
韩建业多年从事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考古学研究,,曾主持或参加河南驻马店杨庄、湖北天门石家河、内蒙古凉城板城和西白玉等遗址的发掘工作。对中国先秦时期的文化谱系、文化格局、聚落形态、人地关系、古史传说等进行过全面综合的研究,提出距今6000年前已经形成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距今5000年前已经出现贯通中西的“彩陶之路”,以及中国文明的三大模式等观点。
考古队成员正在细心发掘
挖掘的泉水沟遗址墓葬现场
泉水沟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正在对泉水沟遗址出土的陶片进行分析
据记者现场了解到,这次发掘出土了一批石器、铜器、铜炼渣、陶片,动物骨头和人体骨骼及一处墓地。发掘了1处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的土石基槽墓围,中间有两座竖穴土坑墓墓葬。墓葬带木椁墓,土葬、火葬共存,葬式为侧身屈肢,葬俗与以往发现的安德罗诺沃文化近似。
韩建业认为,安德罗诺沃文化墓葬遗存,在新疆阿尔泰、伊犁等地早有发现,哈萨克斯坦到西伯利亚等地广泛分布,大多在草原,在新疆土壤深厚的低海拔地区尚属首次,特别是10米见方的土石基槽石围为首次发现,铜冶铸遗存也很重要,对研究双河地区早期青铜时代文化乃至整个新疆、中亚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的来龙去脉和交互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据悉,考古队将在泉水沟遗址进行多年的发掘,不断扩大调查范围,并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作进一步的多学科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