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下旬,历时一年多的兴义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顺利结束。经发掘,1号探方堆积厚8.2—9.2米,区分出37个文化层、18个活动面共55个堆积层。2号探方堆积厚9.2—9.4米,区分出34个文化层、29个活动面共63个堆积层。两个探方共发现房屋18座、墓葬20座、瓮棺葬4座、灰坑6座、灰堆10座、道路4条、沟2条、护墙1道,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标本器物1460余件,采集各类样品600余份。根据地层堆积及出土物的不同,可以将遗存分为海东类遗存、兴义二期遗存、滇文化遗存三大阶段。
遗址航拍图
一、海东类遗存
兴义早期遗存即为海东类遗存,典型代表器有喇叭口绳纹圜底罐、圈足罐、尖底瓶等(未发现鸡形壶、四流方口罐)。海东类遗存的年代,可参考海东遗址人骨测年3945±100年(1号墓葬)、4235±150年(13号墓葬)。该阶段文化层内陶片较少,发现有绳纹陶片、磨光陶片,也发现有圈足器形,小件器物发现部分磨制骨器、石箭镞、石环等。
海东类遗存出土陶器
遗迹发现有12座墓葬、3座灰坑及部分柱洞。12座墓葬中除5座(9、10、11、16、20号墓葬)人骨保存不完整外,其余6座(6、7、8、12、13、14、15号墓葬)均为屈肢葬。4号灰坑内发现较多石块、炭屑及动物骨骼等,在灰坑内也发现一具人骨四肢卷曲于胸部,人骨上方压有4块较大的石块。固定采用屈肢葬,表明该人群是一个具有共同信仰的特殊族群,其族属来源需要进一步研究。
8号墓葬发现有4枚穿孔海贝,其中1枚海贝背部被磨平,推测海贝应作为货币使用。根据出土器物判断,出土海贝的墓葬为海东类遗存,其年代约距今4000年。发现距今约4000年的海贝,为探索南方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证据。
海东类遗存出土海贝
海东类遗存的地层内发现较多玛瑙石、石英石,玛瑙石有砸击痕迹,说明当时已经开始采集加工玛瑙。
海东类遗存出土玛瑙石
6、7号墓葬屈肢葬人骨肱骨上肌肉附着点突起明显,髌骨上发现有挤压痕迹,说明划船是一项经常性活动。该阶段地层内发现大型动物骨骼较多,有水鹿和大象骨骼。这些大型动物并非家养,说明其狩猎经济占有一定的比重。该阶段上完整的螺蛳壳所占比重较大,不像兴义二期及滇文化地层内螺蛳壳均没有尖锥尾部,反映遗址早期居民螺蛳食用方法不同于晚期。
二、兴义二期遗存
兴义二期遗迹遗物丰富。属于该遗存的2号房址出土炭化橡子,经碳十四测年为1456BC—1389BC,目前初步推测遗存的年代介于商至西周时期。兴义二期遗存发现有房屋18座、墓葬8座、瓮棺葬4座、灰坑2座、道路4条、灰堆10座、沟2道等。
1、房屋:种类较多,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亭棚式等种类。半地穴式房屋以圆形居多,以5、6、7、10、11、16、17号房址为代表。圆形半地穴式房屋中央多有四个柱洞呈方形分布,方形柱洞中央多有灶堆。沿房屋内地穴边缘有密集的小柱洞,应为木骨泥墙。从房屋中央有四个柱洞来看,屋顶应设置有用于通风采光的天窗;
17号房址
地面式房屋多为方形,在地面有较浅的基槽,及槽内立有木骨泥墙。2、3、4、9、12号房址均属于此类房屋;
干栏式房屋发现8、18号房址两座。两座房屋开口层位均较深。8号房址有9个柱洞呈圆形分布,房屋处于斜坡上,地面起伏不平。18号房址仅暴露出房屋一角,有6个明显的柱洞呈圆角方形分布。根据柱洞所处坡地位置及地面不见活动面推测,该类房屋为干栏式房屋;
18号房址
亭棚式建筑发现15号房址一座。15号房址尚有局部压于探方之外,发现有5个排列整齐的柱洞,柱洞周围发现有踩踏明显的活动面。在活动面上发现有一灰堆,活动面周围没有发现墙,推测该房屋为亭子一类的建筑。
圆形半地穴式房屋中央大多发现有灶,而方形地面式房屋均没有发现灶坑,可能有功能区分,或为夏季使用与冬季使用的区别。干栏式房屋及亭棚式房屋的发现,也反映了当时夏季较为炎热。除此以外,还发现了12、13号房址两座相互配套使用的房屋。12号房址为地面式方形房屋,在12号房址北侧面发现有附属的房屋13号房址,房址仅西侧有一道墙基,北侧、东侧没有发现墙基,推测为棚厦式结构。12号房址地面较为干净,而13号房址地面有大量的黑灰,黑灰内发现大量有碎于地面的陶片及石器等。推测12号房址为休息场所,13号房址可能为炊煮及生产场所。
2、墓葬:发现的墓葬均为幼儿墓葬。8座墓葬中除3、17、18号墓葬三座人骨下肢有弯曲外,其余5座均为仰身直肢葬。随葬陶器均放置于头部,有带流罐、豆、钵、盘口小罐等器形。同时发现有4座瓮棺葬。瓮棺葬葬具均为器形较大的盘口釜,口部没有发现掩盖痕迹。
3、道路:发现有4条道路。道路均采用灰土及螺蛳壳碎末铺垫,经踩踏后变得较为紧密,有一定的硬度。
4、灰堆:兴义二期遗存发现有数量较多的灰堆,灰堆多发现于活动面上或房屋周围,灰堆多为倾倒的灰烬,个别灰堆似有烧火痕迹。
5、遗物:遗存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孔雀石、炼渣、石范、青铜器,说明当时人已经开始采铜冶铜生产青铜器,该遗存属于青铜时代遗存,遗存的发现将滇中青铜时代的上限提前至商时期。
兴义二期遗存出土铜矿石
发现石锛较多,除少量为梯形石锛外,大量石锛为有肩有段石锛。有肩有段石锛常见于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遗址。
兴义二期遗存出土有肩有段石锛
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有领石环及石钻芯。钻芯为生产石环的废料,有领石环横截面呈“T”字形。
兴义二期遗存出土有领石环
陶器地方特色鲜明,典型代表器物有:盘口圜底釜、盘口罐、带流罐、带乳钉陶钵等。
兴义二期遗存出土陶器
兴义二期遗存出土带流陶器
兴义二期遗存出土陶罐
兴义二期遗存出土盘口陶釜口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