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百科

翔安碑刻记载明代太监生平 村民欲建庙保护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2 06:40 我要评论( )

翔安曾有一位“良监”,如今新店镇的一段土溪岸,据说是他修建的 村民柳文团对着太监碑娓娓道来。袁晓敏/摄 一块石碑立于村道旁,记载着明代“良监”柳智的生平,如今翔安西林村民打算建庙加以保护。据文物专家称,这块珍贵的碑刻是目前为止国内唯一记载太

翔安曾有一位“良监”,如今新店镇的一段土溪岸,据说是他修建的

村民柳文团对着太监碑娓娓道来。袁晓敏/摄

一块石碑立于村道旁,记载明代“良监”柳智的生平,如今翔安西林村民打算建庙加以保护。据文物专家称,这块珍贵的碑刻目前为止国内唯一记载太监生平碑刻,非常具有研究和保护价值。

碑上字体为楷书

这块古老的碑刻位于翔安新店镇西林村的村道旁,由于久经风沙,,显得有些沧桑。碑为花岗岩石质,高2米,宽约1米,上面雕刻着许多的字眼,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字体较小,肉眼难以辨别。

据翔安文体局文物专家洪水乾先生介绍,这块石碑刻立于明朝弘治十五年(1503年),是一块“太监碑”,这块碑刻十分珍贵,记载着明代封建宫廷内的一名为柳智的“良监”生平,是目前为止国内唯一记载太监生平的碑刻,是封建宦官制度的一个鲜活标本,非常具有研究和保护价值。因为立于西林村,也称为俗称“西林太监碑”。

洪水乾说,这太监碑上的字体为楷书,刻着“南监重修柳氏先茔墓表”十个字眼,一共24行,每行46字,书写和排列均非常整齐。

传说柳智吐血而亡

关于明朝太监柳智其人,他先后经历了自英宗至孝宗五朝,共60年的宦官生涯,景泰六年(1455年)被任命为大善殿簿事,逐年获得升擢,成化九年(1473 年)升任南京针工局事,管理内府,地位显赫,文玩,权势极大。虽然权势大,但是他为人清正,乐善好施,修桥造路,接济贫民。在弘治十年的时候,派遣其弟柳苗赶回故里西林修建祖坟和祠堂

据洪水乾介绍,现今新店镇溪尾村到蔡塘的一段长达五里的土溪岸,相传就是当年他回乡探亲之时,见溪水泛滥冲垮农田,而特意向朝廷请命拨银两修建的。

关于柳智死因,当地村民说,有一年,柳智准备回乡过年并筹建太监衙,因突然有事,就耽搁了一段时间,没办法如期启程,至纯天珠,于是就先派人先回西林报讯。当手下的人来到村里的时候,只见村民忙于赌博,根本没人接待,便回京如实报告,柳智听了以后,气得吐血,最后身亡,所以当地人称他“吐血祖”。

村民打算建庙保护

指着太监碑,柳文团告诉记者,有关部门也多次前来村里对太监碑进行研究,并告诉村民这是极为珍贵的文物,也及时提出了保护的建议。他说,这块碑周围以前都是很高的杂草,现在处理干净了。由于石碑处于路旁,村民担心来回车辆撞坏碑刻,正在打算围绕太监碑建一个庙来加以保护。因为字迹看不清楚,村民打算征求文物专家的意见,看能否给碑上的字涂上红漆,让游客们看清碑上记载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河南济源发现明嘉靖《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刻

    河南济源发现明嘉靖《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刻

    2019-02-12 02:55

  •  据《温宿县志》的相关记载

    据《温宿县志》的相关记载

    2019-02-10 16:05

  • 况且民间或者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记载和说法

    况且民间或者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记载和说法

    2019-02-10 11:24

  • 雕漆的历史从文献记载上来看

    雕漆的历史从文献记载上来看

    2019-02-10 02:2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