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百科

井里面虽然漂浮着各种垃圾还是清澈见底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29 05:36 我要评论( )

昔日古方井变身垃圾场 在我们家门前有一口古老的古方井,现在都快变成垃圾场了。近日,家住方井街小区1号的赵女士反映称,在她家门前有一口古方井,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期间先后经过了两次重建整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已经变成垃圾场了。 方井里漂着一

昔日古方井变身垃圾场

“在我们家门前有一口古老的古方井现在都快变成垃圾场了。”近日,家住方井街小区1号的赵女士反映称,在她家门前有一口古方井,至纯天珠,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期间先后经过了两次重建整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已经变成垃圾场了。

方井里漂着一些杂物

古方井石碑

随后来到了方井街探寻这口已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古井。在方井街1号,古方井周围铺有两层台阶,井口的四边树有石栏杆,栏杆之间镶有四块石板。在方井四周是一圈30公分高的铁栅栏,已经被垃圾堆满,井里面虽然漂浮着各种垃圾还是清澈见底。方井北面是干枯的藤萝等植物,在杂草中竖立这一块石碑,正面刻着“古方井”三个大字,上款“公园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建”,下款“胶州市人民政府重建”。背面的碑文是“此井建于清顺治年间,清咸丰九年十月重修”,向人们诉说着古方井的历史和现在。

原为大将军花园养鱼池

古碑文上半截已不知所踪,下半截据说已砌在井中,直到现在还有用方井命名的小学和街道。随后记者查阅了相关的历史文献,《增修胶志》记载:“出治西南二里,河头源沟有二泉,东泉甃为方池,以利汲,名方井。”至于方井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在明朝有一位姓连的大将军,住在胶城的西南关,他建了一个花园,人称连家园。在园的北面建了一个养鱼池,池底用石条铺成,附近还建有跑马场、射箭场。连大将军去世后,花园也没有了,当地居民就把养鱼池改造成一眼长方形的大口水井,上面用石条封成方形,故名方井。此井有3米多深,水有2米多深,水面离井口只有1米左右。在井的南面有一块碑文,后被砸断。

井水早年能尝出三种味道

古方井早些年的水质清澈甘甜,宜于饮用。因为井的四角有泉眼,大旱之年也不干枯。住在古力井附近的老人介绍,从晚上10时至次日凌晨,四角的泉眼流出水的水质不同。因这段时间无人打水,所以井四角的水能尝出咸、淡、甜不同的味道。天亮以后,陆续有人前来担水,就将各泉水不同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基本是甜水。在新中国成立前,有一年遇上大旱之年,胶城西南关绝大多数水井干枯,唯有方井的水用而不竭,就连城东关和南关一带的居民也前来方井挑水吃。当时的机关人员到此井取水,曰“取龙牌”,祈祷求雨。方井多次在干旱之年为周围的居民解决了用水的困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历经沧桑盼恢复荣光

根据古方井后所竖立的碑文记载,贵州文玩,古方井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在清咸丰九年承建,被居民改造为长方形的大口水井。据生活在附近的赵大爷介绍,在他小的时候,那时候的古方井虽然还在使用,但已经逐渐没落。后来,胶州市普及了自来水,人们依赖吃井水的时代过去了,加上水质被污染,不可引用,只能浇地、洗衣服用。方井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时有孩童向井里扔砖瓦、石块等杂物,有的人甚至在井里洗刷拖把,老人们劝阻也不听。

“这么好的古井就这么破败下去太可惜了。”家住古方井后的赵女士表示,随着相关单位管理人员撤离,古方井逐渐破败,大家都不在方井周围的花园活动了。“我们现在十分希望有相关的部门能够再次将古方井修葺管理。”赵女士说,眼看这老古井慢慢被人遗忘,感到很是惋惜。大家都很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起来至纯天珠,让这口300多岁的老古井能够重焕荣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湖南现200百年前族谱 述尖山李氏出自李唐皇室

    湖南现200百年前族谱 述尖山李氏出自李唐皇室

    2019-01-28 21:16

  •  此次以纪念中国银行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钞币及特种邮票分别为:由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地区发行的面额100

    此次以纪念中国银行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钞币及特种邮票分别为:

    2019-01-28 20:56

  • 四川德轩大拍力推徐世昌:五百年来写苏东坡体无出其右者

    四川德轩大拍力推徐世昌:五百年来写苏东坡体无出其右者

    2019-01-28 18:22

  • 一些珠宝饰品以及家具上如果有百年以上珍珠也是一种奢华富贵的象征

    一些珠宝饰品以及家具上如果有百年以上珍珠也是一种奢华富贵的象征

    2019-01-28 17:4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