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百科

这就使画成的小雏鸡身上毛茸茸的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16 14:27 我要评论( )

对比这两幅作品,相似度非常高。像这样的作品,我们完全可以说它是一个克隆作品了。白石本人画的也有构图很类似的作品,但是像疑伪作品已经类似到这种程度的,确实没有。 疑伪 真迹 画里最打眼的,是树干。用墨上,真迹和疑伪作品区别非常大。我们反复地强

对比这两幅作品,相似度非常高。像这样作品我们完全可以说它是一个“克隆”作品了。白石本人画的也有构图很类似的作品,但是像疑伪作品已经类似到这种程度的,确实没有。

疑伪

真迹

画里最打眼的,贵州文玩,是树干。用墨上,真迹和疑伪作品区别非常大。我们反复地强调,白石先生画画,用墨是非常讲究的。他的墨一定是上等佳墨,墨块研出墨汁来,墨透着的调子一定是黑中带着紫光,那才是上等佳墨。而疑伪作品中荔枝树的树干,墨里透出来的灰调子是多么的寒碜。“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比后,一目了然。

两幅画,都点了三只活灵活现的毛茸茸的小鸡雏。三只小鸡颜色不同,一只是用墨画的,两只是用黄色画的。白石先生画画用的黄色,不是单纯的藤黄,里边掺了一点红。用色之外,再看用笔,白石先生画画,行笔是慢的。画这个鸡雏的时候,行笔一慢,笔里的水分就会自然地晕出来很多,而晕出来的水分“跑水不跑色”,这就使画成的小雏鸡身上毛茸茸的,像绒球一样,非常可爱。再看伪作,它绝无这种毛茸茸之感,空有其形,徒有其表。

再看荔枝的叶子。我们还要提叶筋的勾法,疑伪作品画幅中间浅色的几片叶子就是反例。正确的叶筋的勾法不能太匠气,同样的几笔,至纯天珠,每笔的弧度、长短应该参差有致,变化要丰富,不能因为是写意画而不是工笔画,就随便一勾了事。这简单几笔之中,传达的意思一定要丰富起来。疑伪作品这几笔就是简单地一勾了事,并且勾法还透着雷同的惯性。

最有意思的一处疏漏是在落款的地方。虽然两幅画题的大字都是“吉利万千”,但是小字有所不同。真迹上是“丁亥八十七岁,齐白石”;而疑伪作品是“九十二岁,齐白石”。这么一看,差别不就是岁数差几岁吗?您可别这么认为,差了几岁,连带着白石先生在落款、签名的写法都不一样。白石先生在87、88岁的时候,落款齐白石的“石”字下面的“口”,他不规规矩矩地一笔一画地写了,而是直接画一个圈,这是他那两年的写法。所以,真迹上齐白石的“石”字,下面是画了一个圈,完全符合这一特征。再看疑为作品,改成“九十二岁”,还是照猫画虎画了一个圈。因为白石先生88岁左右画的是个圈,后来有好多作伪的人就发现了这一点,在假画上也开始画圈了。白石先生意识到这一点,就改了。九十多岁他临了《曹子建碑》,画风书风更加朴拙。相应地,文玩,在落款的时候,这个“石”字他不再画圈了,而是又改成一笔一画规规矩矩的方形了。白石那边改了,而这个作伪的还没有改过来,于是就留下了笑柄。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体会到中国画的美感

    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体会到中国画的美感

    2019-01-16 10:39

  • 白石先生说自己从不画未见之物

    白石先生说自己从不画未见之物

    2019-01-16 09:04

  • 是画家创作鼎盛时期的作品

    是画家创作鼎盛时期的作品

    2019-01-16 02:32

  • 高古瓷收藏价值不断升温,几招教您如何辨真伪

    高古瓷收藏价值不断升温,几招教您如何辨真伪

    2019-01-15 21:5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