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百科

躯体上多刻有斜方格纹;四周多有花草、云纹作陪衬纹饰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10 21:00 我要评论( )

a) 西周早期玉器保持造型的纯朴简练,纹饰线条自然流畅,弧形线多于短直线。 b) 薄片状器多于圆雕器,尾部不带刃。西周出现新创刀法:单撤,又称一面坡,线条一侧成斜坡状;在线条技法上出现了粗细阴刻线相结合的手法,以突出主题轮廓。 c) 到了西周中期,

a) 西周早期玉器保持造型的纯朴简练,纹饰线条自然流畅,弧形线多于短直线。

b) 薄片状器多于圆雕器,尾部不带刃。西周出现新创刀法:单撤,又称“一面坡”,线条一侧成斜坡状;在线条技法上出现了粗细阴刻线相结合的手法,以突出主题轮廓。

c) 到了西周中期,臣字眼开始发生变化,眼角和眼梢出现了带须带勾的装饰

d) 鬣形角代替了商代的兕形角,翘出器物的外廓(特别体现在双龙首璜上)。同时并存的角形还有勾形角。

e) 在造型上出现了龙纹玉璜(两边龙首对称)、龙纹玉环、龙纹玉壁、并出现了对称的龙凤纹合体,均采用浅浮雕的手法。

f) 除礼玉、仪仗玉和装饰玉之外,又出现了葬玉(玉覆面),还出现了成组的玉佩,这些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出土器物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二、商代玉器的主要特征:

a) 在玉材的选用上大多为就地取材,多为半石半玉的杂色玉,到了商代晚期出现了优质和阗玉。妇好墓大量玉器的出土是古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证明了在商代晚期和阗玉已经进入了皇室

b) 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龙纹造型均采用写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头部的五官,如眼为“臣字眼”(同时存在的还有阳纹菱形眼、圆眼、椭圆形眼);龙角为磨菇形角。

c) 在雕琢技巧上商代出现了特有的直线双勾法,即两条平行的阴刻线中间突出一道规整的阳纹线;此外短直线多于弧形线;在一道条上中间重九深,两头露尖峰。

d) 任何器型(光素无纹者除外)的纹饰均相同,以几何形纹饰为主,如云雷纹、重环纹、菱形纹等。

e) 商代玉器以礼玉和仪仗为主,装饰玉也较多,均有穿孔:一种为两面对钻的穿孔,中间有台痕,孔壁上有弦纹;另一种为一面钻,里面小外面大的“马蹄眼”。

f) 龙纹、鸟纹和鱼纹以扁平状为多,侧面为多,尾部带刃。个别有精细的圆雕,但不是一般的身份所能使用的。

三、春秋玉器特点

a) 通体以浅浮雕压地隐起的手法满饰相互勾连变形的鸟兽和龙纹,并用细鳞纹、绳束纹和细方格纹来填补空隙。中心都贯有穿孔可供佩戴以上这些都是春秋玉器所特有的时代风格。玉器装饰趋向细密化,贵州文玩,由商周时期的夔龙夔凤纹样简化为其头和足,形成四方连续图案布满全器;还善用浅浮雕隐起的处理手法增加立体感。无论造型技巧、纹饰工艺还是时代风格都为之一新,还出现了大批做工精细、玲珑剔透、形式别致、繁缛华丽的玉雕艺术

b) 春秋的动物造型(包括龙纹、鱼纹和鸟纹)一扫商周的古朴风貌,臣字眼和兕形角已经消失,出现了与器物轮廓处于同一平面的鬣形角(不翘出外廓),出现了双线和单线的圆眼、腰圆形眼、四方形眼和椭圆形眼。

c) 春秋龙纹以双龙首玉璜为代表,以粗细阴刻线相结合的浅浮雕压地隐起的手法雕琢,玉璜上以两条绳束纹作为分界线把其分为三等分(分区)。但还未出现斧形下颚。

d) 同一器物上以多种朵云纹穿插交织、配合套用,形成了对称组合,如小兽头、小鸟头、小龙首等装饰图案,运用各种细小的辅助纹饰填补空白

e) 器形以装饰玉为多,如系璧、玉环、玉觿、勒子,以成组佩为常见

四、战国玉器特点:

a) 选材严格,大量使用和阗玉。葬玉除外,如S形龙大部分使用杂色玉。

b) 纹饰线条轮廓均刚劲利落,边刻线规矩见锋(以手触摸是高出来的,并向内倾斜);春秋时期的温柔缠绵之风逐渐消失,出现了刚劲有力的快刀。

c) 器物表面琢磨精益求精,抛光极强,形成了战国器物光洁明亮的特殊艺术效果。

d) 将琢玉工艺和金银细工结合起来,产生了一批错金银嵌玉的新器种,(以带钩为多)。

e) 装饰图案繁缛华丽,细致密集但排列有序,是战国玉器的最大特点。该时期新出现的纹饰有:谷纹、蒲纹、龙凤纹、勾云纹、螭纹、双身兽面纹、玉舞人……。

f) 龙身和玉剑饰均有纤细阴刻线构成的辅助纹饰来衬托,如花蕾纹、柳叶纹、滴水纹、串饰纹、双S纹等等。

g) 礼玉衰退,馈赠佩玉之风盛行,尤其是代表圆满和美的双层玉璧也有三层的)、出廓螭纹玉璧、玉环、玉璜、玉具剑等,都是战国时期的新创品种。

五、战国龙纹特点:

a) 龙身变长,有强烈的动感,盘旋曲折成S形,龙牙和下颚形成斧形(钺形)装饰,龙纹张牙舞爪,神态凶猛。

b) 龙身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浅浮雕,纹饰有谷纹、蒲纹、乳钉纹;素身龙上出现了前代没有的辅助纹饰如滴水纹、柳叶纹、花蕾纹、双S纹、串饰纹等纹饰。

c) 龙角的形状也有多种:树叶形、鹿角形、飘带形、鬣形角。

d) 战国以龙纹为装饰的器形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双龙首玉璜,装饰以谷纹为多,少数素身龙上装饰花蕾纹;②龙纹玉觿;③龙纹玉佩(S形龙);④出廓的龙纹玉璧、玉璜。

六、战国玉舞人特点:

a) 多为较精致的器物(多是成组佩的一部分,雕琢精美汉代玉舞人多为葬玉,做工较粗疏),纹饰布局与战国时其他器物一样以S形为主要形态。

b) 玉舞人的服饰有两种:①深衣,即将上衣下裳连为一体,下摆不开衩,将襟接衣向后拥掩,称“续衽勾边”;②胡衣,即少数民族的短衣、长裤和长靴。

c) 发型呈弧度很大的折扇形,用阴刻线刻划发丝,双耳边有两绺S形鬓发,阴刻线根根见底,不乱不断,脑后出现了篦齿状的发辫,双耳缀有金玉饰物。制作精致,图案复杂,线条纤细。

d) 有单个玉舞人和对称的连体舞人,服饰上以弧形线表示衣褶纹,阴刻线非常纤细流畅。(如发现阴刻线又宽又深可能是新仿)。

七、汉翁仲的特点:

据明《统一志》记载,翁仲姓阮,安南人,秦代到中国,身长一丈三,高大魁梧,气质端勇,善打仗,攻无不克,有石将军之称。秦始以他的形象在司马宫外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守宫门,受人景仰。到了汉代,常用玉雕成高2.5——4厘米的片状玉人,挂于腰间用作避邪压胜,平民亦用。也有纯葬玉。

a) 尺寸在2.5-4厘米左右,不超过5厘米。

b) 扁身(如为很厚的圆雕制品则为后仿);无须(有三角形胡须的均为宋代民国仿);不露脚(有脚的翁仲均为唐代后的仿品);耸肩、窄袖、双手作拱状不露手指(着宽袖大袍的为仿品)。

c) 雕琢简单,线条刚劲有力。脸部以简单的阴刻线表现眉、眼、嘴,没有鼻子;“汉八刀”的刀法体现在翁仲的下颌、头部、脖子和身体都以单撤斜磨技法雕琢成斜坡状,没有头颈之分;腰部细小,两侧也运用单撤斜磨技法,抛光很亮,体形呈扁圆形,衣服下半身呈上窄下宽的鸡笼状。

d) 穿孔有倒丁字形和人字形两种。(可以看看穿孔有无使用痕迹,应为外面大里面小)

八、汉代玉舞人特点:

a) 常见的多为扁而薄片形的佩饰,有精致器物和粗糙的葬玉两类。精致器物大多玉质较好,上等白玉为多。

b) 面部以短阴刻线表现眼、鼻、嘴;头部为平顶圆顶,腰部很细,长袖,舞姿优美,服饰简单,常见在长袖边缘上有二字纹;上下有穿孔。

c) 姿态主要有两种:①站立弯腰,一手在上一手在下,长袖长裙不露手足;②单腿跪姿圆雕件,至纯天珠,以广东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舞人为代表。

d) 全身的阴刻线多为“游丝毛雕”,刚劲的“汉八刀”多用于葬玉。

汉刚卯、严卯特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玉器工艺经过不断地发展

    玉器工艺经过不断地发展

    2019-01-10 21:02

  • 是全球最大的有色冶金企业

    是全球最大的有色冶金企业

    2019-01-10 20:54

  • 日本民族比较早的关注文化和艺术

    日本民族比较早的关注文化和艺术

    2019-01-10 20:48

  • 中国新锐绘画奖10周年专场亮相春拍

    中国新锐绘画奖10周年专场亮相春拍

    2019-01-10 20:05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