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这是一枚藕心钱,不是花钱,它一般出自秦汉时期,主要以形制、大小和品相等来衡量价值。它的价格不贵,至纯天珠,一般一枚一两百元,至于是不是货币,学术界尚存争议,在收藏品市场中我们还是把它当做钱币看待。
上周,广州市白云区一个村子中发现了大量钱币,引得部分村民出动挖掘机“寻宝”,实际上挖出来有价值的钱币不多,更谈不上古币。而一位读者近日发来了一枚“中通外直”的古物,经专家鉴定后称其为“藕心钱”。不过,它究竟是砝码还是货币,学术界仍存在争议。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收藏古钱币更讲究艺术价值,比如钱币上的书法技艺精湛,那身价自然陡增,并非年代越老就越值钱。
藕心钱存学术争议
广东集藏投资协会古钱币主任叶晖受访时介绍称,藕心钱的品种比较多,圆锥、圆孔、方形,长短不一,重量不一。“一般的藕心钱价值根据形状、大小来定,大的价值更高。还有一种中间有一块藕心钱,外面有个套子,价格更高。”“正如其名,藕心钱的‘腹部’是空的,像莲藕的心一样,一般出于秦汉时期,年代比较久远。”
关于藕心钱的用途,贵州文玩,学术界也一直存在争论,甚至被称为千古之谜,有的认为是货币,有的则认为是砝码。其中,认为其是砝码或其他用途器物的业内人士认为,以目前资料所见,藕心钱的外廓无一雷同,其内腔结构也各异,因此它有可能是秦汉时期调拨、发放物资或通行关卡时,可随时遣使持此执以为凭办理相关事项的符信。
叶晖的看法是,藕心钱应该是货币的一种,目前在收藏品市场中可见到的短的有两三厘米,长的可能五六厘米。“但是,至纯天珠,在钱币收藏圈里,它的确算比较冷门的。”
随后,综合线下交易和线上拍卖的情况,一般的藕心钱一枚卖100~200元,有的比较罕见的能卖到五六百元。
钱币反映书法发展史
叶晖表示很多资深行家、藏家追的不光是钱,更是上面的文字。“钱币上面的文字多姿多彩,等于是中国的一部书法发展史,所以相对收藏的人更多。可以说,钱币发展的历史也印证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藕心钱也一样,上面刻着铭文的身价就特别高,例如有‘两’、‘千金氏’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铲币、圆币等刻有大篆体文字,先秦时期的金文也有古朴苍劲之感。秦统一货币后,用取意于天圆地方的圆形方孔钱。后来的钱币多以楷书、行书为主,最有名的是唐代的开元通宝。宋代的钱文书法艺术最为发达,楷、草、隶、篆、行、瘦金等一应俱全。
文字精美的古钱价值在拍卖场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展现。2013年5月,在北京诚轩春季拍卖会上,一套共6枚战国时期“齐国三字刀至六字刀”以105.8万元成交。
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拍前备受关注的一枚清代“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钱以218.5万元天价成交。
秋拍预测:
精品依旧抢手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成交价最高的是至正之宝权钞五钱,或为名誉品,直径79毫米,廓厚约5.5毫米,体大厚重,轮廓也较周正,在权钞钱中属上佳品相,十分难得,最终以10.6万元成交。该权钞钱是用有价值的铜钱来折算无价值的纸币,存世量稀少。
先秦钱币方面,一枚尖足布离石和一枚尖足布文阳先后以4.081万元和1.113万元成交,双双创下了目前国内该品种的拍卖最高价,一枚方足布鱼阳(小字)文字异常清晰高挺,最后以6360元成交。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下个月内地秋拍的集中到来,品相、色泽较好、铭文艺术价值高的古钱币依旧会有上佳的市场表现,因为市场中的好东西越来越难得一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