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百科

符合文献中北周皇帝御用蹀躞带的规格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8 01:45 我要评论(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群雄割据,天下乱战。玄学流行,佛教兴起,兼之时尚“服玉”,以及当权者提倡薄葬。风气所及,一些贵族墓葬中,虽然仍有少量的玉器出土,但数量与质量(造型、纹饰)急转直下,远逊于两汉时期,成为中华玉文化史上的一段低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群雄割据,天下乱战。玄学流行佛教兴起,兼之时尚“服”,以及当权者提倡薄葬。风气所及,一些贵族墓葬中,虽然仍有少量的玉器出土,但数量与质量(造型、纹饰)急转直下,远逊于两汉时期,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段低潮。

这一时期的玉器,较为重要考古发现湖南安乡的西晋刘弘墓和江苏南京东晋高崧家族墓。根据这两处的出土玉器以及一些零星发现玉器,这一时期的玉器,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用玉、丧葬用玉、日常用玉、装饰用玉等几类。

礼仪用玉主要是璧。丧葬用玉以玉琀蝉和玉握猪为主,但材质和琢工大打折扣,滑石猪大量出现。日常用玉种类较多,玉杯、玉卮、玉樽和玉盏等玉容器的流行,应是当时社会高层嗜酒风尚的真实反映。装饰用玉有玉剑饰、韘形佩、组玉佩、系璧、龙凤形玉佩等种类

统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形制简单,琢工简略,文玩,用途简化,多数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延续汉代遗风,且逊色不少。不过,随着佛教东渐,来自西域的胡床、凳椅等高位坐具,冲击了数千年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文玩最终导致了足踏式琢玉砣机(“水凳”)的发明和应用,奠定了玉器制作更趋个体化和精巧化的技术基础。

魏晋北朝时期,中华玉文化处于由古典向中古演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创新并形成了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两大类玉器:第一类就是汉白玉佛像等体现佛教信仰的玉质造像和法器;第二类是贵族腰间扎系的玉带,以玉带銙下附着穿孔环(可悬挂物件)的蹀躞带为主。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八环蹀躞玉带,由革带与钉在其上的带銙、偏心孔环(扣眼)、铊尾和带扣以及革带后所衬的鎏金铜片组成,至纯天珠,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完整玉带。蹀躞带原是北方草原民族传统服饰,带具最初多见金属质地,在北朝后期出现的玉带,是高级贵族专用的服饰。2013扬州发现隋炀帝墓,墓中出土一副完整的白玉十三环蹀躞带,等级更高,符合文献中北周皇帝御用蹀躞带的规格,而其式样与材质,与若干云墓玉带非常相似,因而有学者认为隋炀帝所用蹀躞带为北周遗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国玺拍卖:黑釉瓷茶盏和魏晋蛇龙动物纹魂瓶

    国玺拍卖:黑釉瓷茶盏和魏晋蛇龙动物纹魂瓶

    2019-01-07 22:02

  • 玉器收藏不可轻信故事

    玉器收藏不可轻信故事

    2019-01-07 16:30

  • 部分大型崖墓仅墓道便超过20米

    部分大型崖墓仅墓道便超过20米

    2019-01-07 14:12

  • 借用雕刻来掩盖品质的缺陷或是有雕刻

    借用雕刻来掩盖品质的缺陷或是有雕刻

    2019-01-07 13:1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