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古代艺术品的人,大概是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看东西”的机会的。小编在此将散见于各场次,因为分散而容易被忽略的精品珐琅器集中到一起,让您能够集中欣赏。
十八世纪初,高24cm
成交价2,240,000港元
苏富比香港,2016年10月5日
本品饰蓝地红龙纹,与青花釉里红瓷有类同之处。
清乾隆掐丝珐琅百花纹盖盒一对
直径19cm
估价3,000,000-4,000,000港元
苏富比香港,2016年10月5日
百花纹盖盒秀丽雅致,内外巧缀繁英,原应属宫内后妃之物。
掐丝珐琅饕餮纹凤耳六方撇口尊
清乾隆,高72.8cm
估价3,000,000-4,500,000港元
苏富比香港,2016年10月5日
明清两代掐丝珐琅工艺深受统治者的重视,宫廷造办处均设作坊,专为皇家制造珐琅器。明掐丝珐琅器多饰花卉纹饰,但清工匠则多用饕餮纹等仿古图案代之。
清乾隆北京铜胎画珐琅黄地花卉团凤纹龙耳盖罐
高18.5cm
估价8,000,000-12,000,000港元
苏富比香港,2016年10月5日
十八世纪,金属胎画珐琅技术到达颠峰,展现乾隆崇尚富贵华丽之审美,亦反映清宫造办处珐琅作画师的高度水平。1684年海禁解除,欧洲传教士将金属胎画珐琅技术传入广州,身处通商口岸使广州工匠得以比北京造办处更快接触欧洲进口画珐琅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广东督抚命法国传教士Jean-Baptiste Gravereau,又名陈宗信,赴京传授造办处匠师烧珐琅工艺。乾隆一朝,大量广东工匠受聘烧造宫用珐琅器,可证君主对如此媒材之青睐。
掐丝珐琅缠枝莲双兽活环耳方壶
清乾隆,高31.5cm
估价7,000,000-9,000,000港元
苏富比香港,2016年10月5日
掐丝珐琅器色彩明艳,气质富华,深得乾隆帝倾爱,诏命制作多样珐琅器陈设宫殿、案头赏玩,为能应付如此大量需求,造办处珐琅作于乾隆六年(1741),扩大编制增设其他六处作坊。工艺水平至高,类同此件拍品者,出自内廷造办处,或广州特造进贡。康熙以降,欧洲传教士携入各式西洋珐琅器献贡,以博君王欢心。为了能摹制此类西式珐琅,中西匠人通力合作之下,成功调制出更多色彩,比明代珐琅器增加了超过二十种颜色。
元铜胎掐丝珐琅牡丹纹盘
直径16.3cm
成交价1,725,000RMB
北京东正,2016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