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百科

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的凤腾山古墓群被盗挖严重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8 19:32 我要评论( )

近年来,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的凤腾山古墓群被盗挖严重,这一毛南族规模最大的古墓群,由于地处偏僻,且管护资金缺乏,使得该古墓群的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雕刻精美的碑石 位于凤腾山东南面斜坡处的古墓群,距离下南乡堂八村2公里左右。记者在古墓群

近年来,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的凤腾山古墓群被盗挖严重,这一毛南族规模最大的古墓群,由于地处偏僻,且管护资金缺乏,使得该古墓群的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的凤腾山古墓群被盗挖严重

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的凤腾山古墓群被盗挖严重

雕刻精美的碑石

位于凤腾山东南面斜坡处的古墓群,距离下南乡堂八村2公里左右。记者在古墓群现场看到,一座座古墓从山脚排向山顶,不规则地分布大小古墓达数百余座,南北宽 100多米,东西长200米左右。古墓被砌筑成圆形或方形,有单体墓,也有连体墓,墓前大都有墓碑与护碑石,呈牌坊式门楼,碑顶是造型各异的石刻,雕饰各种立体图案,工艺细巧而精美。

环江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谭家乐说,这是毛南族祖先的“陵园”,毛南族的始祖谭三孝就葬于此地,2000年,古墓群已成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谭家乐称,有碑文记载的绝大多数为清代墓葬,作为毛南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古墓墓碑上的雕刻,艺术价值非常高,堪称“研究毛南族文化的活化石”。

但这些古墓却多次被不法分子光顾。记者在古墓群现场看到,一座古墓被修砌得方方正正,但填在古墓上方的泥土明显是近期重新填上的,,填盖后尚有着拳头大小的裂缝。据当地村民表示,盗墓情况时有发生,2007年便有四座古墓遭破坏性盗掘。

谭家乐说,截至目前,古墓群已被盗挖10多次,造成不同程度损毁,多块墓石刻构件被人盗走,这对毛南族文化而言是一大损失。环江县文体局一工作人员称:“不少墓葬被盗挖都是破坏性的,有的棺木都被移出,有的墓葬被反复盗挖达3次。”

“村子里均为谭姓人家,祖先大多都葬在这里,因此几乎可以断定盗墓不是本地人所为。”村民谭万忠说。每次被盗后,文物管理所均迅速报案,但却未破获过一起盗墓案,甚至连盗墓贼盗墓的目的,当地文物管理所也搞不清楚。“被盗痕迹显示,盗墓贼盗挖墓地是为进入墓葬内,但按照本地习俗,一般都没有金银陪葬品,因此我们也很难判断出盗墓贼盗挖墓地的目的。”谭家乐说。

环江县文管所曾采取多项保护措施,但由于地处偏僻以及经费缺乏,对古墓群的保护工作始终显得苍白无力。村民们对祖先墓葬被盗挖也极为恼怒,甚至有村民曾对谭家乐称,希望能将祖坟从凤腾山迁出。

来自环江县文体局的一份汇报材料对被盗原因进行了总结:由于古墓地处荒郊野外,无专职人员看守,仅委托所在村委义务看管,并无激励机制,以致盗挖容易得逞。谭家乐呼吁,作为毛南族文化的“活化石”,相关部门应更重视古墓群的保护,加大资金投入,以便聘请附近村民作为专职看护人员,对古墓群进行看管。

市文物管理站站长梁富林说,仅依靠文化部门是无法保护古墓群的,必须与多部门建立联动预防保护机制,对盗墓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才能遏制盗挖行为。(来源:河池日报 记者 夏军文/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目前正在对感桑遗址上发现的骆越古文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正在对感桑遗址上发现的骆越古文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018-12-30 13:43

  • 广西146件外事礼品揭开神秘面纱

    广西146件外事礼品揭开神秘面纱

    2018-12-30 00:02

  • 因其集中分布和出土于广西南部

    因其集中分布和出土于广西南部

    2018-12-29 12:48

  • 广西考古发现汉代60多厘米长汉代陶船

    广西考古发现汉代60多厘米长汉代陶船

    2018-12-29 07:55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