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楚屏在九一湾住过的房子。
清明节,新洲三中教师陶维鼎先生携全家去祭扫时,在阳逻的一处农田里找到辛亥首义志士赵楚屏的墓地。有专家指出,在田野发现这么重要人物的自然墓地尚属难得,且墓主的身份很值得评说。
今年72 岁的陶维鼎是赵楚屏的曾外孙,“当年公公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在10岁左右去世,女儿长大嫁给了我的祖父陶指南。”从陶维鼎展示的一份赵楚屏78岁时加入民革的申请履历表上可以看到,赵楚屏是安徽合肥县(现肥东县)撮镇人,住汉口肖家后街32号,家庭出身“世代书香幼年学医”,个人成分是工商业,湖北讲武学堂炮兵专科毕业,主持人是校长刘邦骥。家庭情况:二老及外孙、女、孙女婿、重外孙共八口靠经营煤业维持生活。
据了解,赵楚屏于辛亥革命前充当湖北陆军第八炮兵(八标三营)左队正副目兵,1910年加入共进会,担任炮八标三营营代表。南湖炮队出事后,赵楚屏逃到杨洪胜家,在彭楚藩的帮助下躲过了宪兵的搜查,转移到武昌小朝街85号。武昌起义时率领炮队进城攻击湖广督署。光复后历任鄂军第七协司令部一等参谋、第四镇司令部副官长,1915年8月至1916年4月在陕西大元帅府任军事委员。后来由于袁世凯裁军去职从商,,在汉口开了“久大煤球商店”,解放后曾任江汉区政协委员。
赵楚屏于1974年去世,享年102岁。外孙女将其遗体运到阳逻九一湾菜园安葬,每年祭拜。30多年过去,很少人知道在这块寻常的农田里长眠着震惊当时的炮八标英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