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东省文物局发布信息:为配合贵州至广州铁路(广东段)的建设任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考古发掘队伍在今年4月—6月间对广宁龙嘴岗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具浓厚军事色彩(见图)。
青铜器和石器
青铜短剑
龙嘴岗墓地位于广宁县的南街镇城南村,该墓地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2005年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共清理战国墓葬19座。2010年度的考古工作运用了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本次考古发掘区主要位于墓地的东北部,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共清理古代墓葬17座、灰坑1个,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其中青铜器近200件。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南越国时期。
本次发掘的17座墓葬与之前考古发现的19座墓葬首尾相连,沿龙嘴岗坡顶至南端台地的山脊呈东北 -西南走向分布。龙嘴岗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形状呈窄长形,长度多数超过3米,,少数墓葬底部有腰坑,坑内置陶器。最大的墓葬长度超过4米、宽近2米、深1米有余。单个墓葬出土随葬品最多达47件(其中青铜器有33件)。
墓葬中出土随葬品种类较为丰富,主要有陶器、石器与青铜器。陶器有陶瓿、陶钵、陶碗、陶盒、陶罐与陶瓮等;石器有砺石、石玦等;铜器有铜斧、剑、矛、刮刀、削刀、鼎、盘与铃等,青铜器随葬品反映出浓厚的军事色彩。
除墓葬资料外,地层与灰坑中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磨制的石锛、石镞与陶釜、陶罐与陶鼎残片等。
专家称,本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近年来广东省考古发掘项目所少见。这批考古资料丰富了龙嘴岗墓地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完善本地区新石器晚期至战国秦汉时期文化谱系;墓葬资料所反映的龙嘴岗墓地分布范围、平面布局、形制结构与随葬品组合等信息,对于研究粤西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社会历史具有极重要的科研价值。
这些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墓葬主人为何在战国秦汉之际驻扎于此?战国至南越国时期粤西绥江流域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些将成为考古专家们下一步要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