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9年,百卷《中国贝叶经全集》今日全部出版发行。西双版纳自治州、人民出版社今天联合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共同庆祝这一出版盛举。
据人民出版社副社长任超介绍,自2001年开始,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和人民出版社邀请70多名专家学者和高僧,历时9年,收集到经书400多部,搜集、整理傣族古籍总目录2100多条,最终整理、出版了《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共114册,收入150余种作品计9100多万字,书的内容涵盖了傣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填补了我国尚无贝叶文化总集的空白。《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工作,也得到国家财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等的大力支持。
中国贝叶经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虽然贝叶经早已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它还是神秘而陌生的。贝叶经到底是什么?其价值是什么?西双版纳自治州州长刀林荫今天在会上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据介绍,贝叶经是指记录在贝叶上的佛家典籍,这种用贝叶记录文字的文化现象起源于古代印度,自唐代传入中国已有近2千年的历史。中国贝叶经,是贝叶文化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是在中国云南傣族地区,主要又是西双版纳制作保存并使用的贝叶典籍。中国贝叶经包含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原典、历代高僧大德的著述、以及佛教教义衍化或改造过的世俗经典等三个部分。千百年来,傣族人民除了用贝叶刻制佛经之外,后来还刻录了大量的世俗文字掺杂其间。
中国贝叶经据说有8万4千部,目前西双版纳州收集到的有3千多部,主要记载了佛教经典、傣族天文历法、社会历史、民情民俗等,,被西双版纳傣族人民视作“运载傣族历史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舟”,是“树叶上的傣族文化”,是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因此,刀林荫认为,此次全集的出版,不仅仅是一套书的出版,也是一个民族宗教文化新载体的诞生,更是西双版纳历史文化成果的新展现。
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梁鸿鹰、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陈有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祜巴龙庄勐、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胡廷武等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贝叶经全集》的整理、出版,不仅是中国傣族历史文化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项目,也是新世纪以来西双版纳的一项大型的文化工程,更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为丰富、涵括最为全面、卷册最为浩瀚的中国傣族文化总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