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祖坟被盗案调查:盗墓者表现专业未留指纹

西安警方正在现场收集物证(资料照片)。 1月11日,西安警方通报称,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秦东陵一号大墓被盗案成功告破,7名参与盗掘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共追缴回被盗国家级一级文物和三级文物11件。

新华网西安1月25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李柯勇、冯国、梁娟)在陕西临潼看守所的铁窗后面,记者见到了秦东陵一号大墓的盗墓贼。问起前不久盗挖秦始皇祖坟的经历,他们警惕而寡言。

秦始皇祖坟被盗案调查:盗墓者表现专业未留指纹

入夜,记者探访刚刚被盗的秦东陵,残月在薄云里穿行,枯草在风中作响,光秃的杮树映出张牙舞爪的剪影。借着头灯光亮,一块被耙平的新土依然可辨。这里就是被挖出10层楼深、直通秦始皇先祖墓室的盗洞

这是一个扑朔迷离的盗墓和反盗墓曲折故事……

发现:一截钢锯条

早在2010年10月8日,秦东陵文管所所长高海锋就开始警觉了。那天,他例行巡察时在一号大墓顶上发现了一截钢锯条。

秋天正是盗墓“旺季”,就任两年多来,秦海锋几次发现盗墓贼的蛛丝马迹,多在这个季节。

对秦东陵地下宝物的想象一直刺激着盗墓者的神经。秦东陵埋着秦始皇的父亲、母亲、祖父、曾祖父,其中“亚”字形帝王大墓就有3座。经考古钻探,一些陪葬坑出土的车马饰物已显现非凡气象,何况主墓?

“去年以来,我的狗被人整死了两三只。”住在大墓附近的文保员说。

那天,高海锋把钢锯条悄悄插进土里,没有声张。10月19日再次巡查,发现钢锯条不见了,并有新土出现。20日再来,发现了一部对讲机。高海锋心想,坏了,盗墓贼已经得手了。

接到报警,办案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在文物部门的协助下扒开墓顶的新土,眼前的情景令人震惊:一条近1米见方、30多米长的盗洞,几乎直上直下,精确地打到了主墓室外壁边缘。

盗墓者专业和老练令人咋舌。在陕西临潼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物证室里,记者看到了几样形制奇特的工具。

一把铲子,铲头从两侧卷起,呈半筒状。这就是传说中的盗墓利器“洛阳铲”。据说,盗墓老手一铲挖下去,仅凭碰撞的声音和手上的感觉,就能判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

盗墓者还熟练掌握了现代科技。警方证实,那条巨型盗洞并不像常人想像的,是一锹一铲挖出来的。盗墓者运用了一种“挤压爆破”技术,瞬间一次成形。

被查获的作案工具包括防毒面具、矿灯、电线、氧气瓶、通气软管、鼓风机、对讲机、制氧机、探杆、套筒等。这些东西整整装了几麻袋。

能摆弄这么多家伙肯定是个团伙。他们究竟盗走了什么东西?

面对堆积如山的证物,西安市公安局专案组的干警们一筹莫展。这伙盗墓者专业化的另一个表现是:连一个指纹都没留下。

盗墓:黑暗中的罪恶

事实上,从去年夏天起,这伙盗墓贼就开始踩点了。通过公安局的讯问笔录,记者理清了后来的情节——

10月17日夜,就在高海锋还对可疑迹象犹豫不决时,盗墓贼老徐发动了汽车。把同伙拉到地方,又掉头回去了。他是这次盗墓的老板,只出钱,不干活。

盗墓现场组织者是老肖。谁放风,谁操作设备,谁下墓,分工明确。午夜时分,洞打通了。小武从电线杆上引来电线,接到鼓风机上,用软管往墓里吹气。20多分钟后,大海戴上安全帽和防毒面具,腰间拴紧绳子,上头由人拽着,慢慢往下放。寂静。听得到他粗重的呼吸声。

也就五六分钟,他突然大叫:“不行!不行!快拉我上去!”绳子急忙回收。大海一出洞就趴在了地上,不住地喘气,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是这伙盗墓者第一次对秦东陵下手,结局是草草收场。

他们分析,大海难受的原因可能是缺氧。于是去买了新的气泵和管子,第三天夜里又来下手。这一回,瘦小的老肖决定自己下墓。

洞底,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沉寂了两千多年,这里的黑色似乎已经凝固在了空气中。矿灯只能照出脚前一小块面积。那点可怜的灯光刚溢出,就被浓重的黑暗吞没了。

勉强可以看到,面前是一个阔如厅堂的空间,地上横七竖八倒着木头,有些早已腐烂的草席,还有个大肚小口的黑色陶罐。很潮,触手之处都是泥,又冷又粘。

这时,老肖感觉身后有人在拉他。一回头,却空无一物。低头看看,原来是绳子不够长了。

虚惊一场!

解开绳子,他开始磕磕绊绊地往墓室深处走。说不害怕那是瞎话,传说古代帝王陵内常设有机关暗器。

突破:一只装CT片的塑料袋

案发后第九天,专案组的刑警们仍在苦苦思索。

“我们对案发地周边村民密集排查,对每件证物都反复检查,一直没有头绪。”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二处副处长冯炜说,“直到我们发现那个塑料袋。”

10月29日,一位老警察注意到一个团成球状的东西,是个白色塑料袋,沾满了泥巴。刑警们拿不准,它是从现场提取的还是谁无意中掉进来的。找出取证时拍的照片和录像,反复比对,最后发现,这袋子的确曾在现场。

把塑料袋摊平,看得出,这是医院用来装CT片子的一个口袋,上面用蓝色圆珠笔写着CT片号和一个刘姓患者的名字。

每个人都立刻意识到了这条线索的价值。

刑侦局二处五大队副大队长杨云荣立刻带队前往医院调查,发现刘某就诊登记写的是咸阳一个县。前往该县,全县叫这个名字的有几十个,无一符合医生提供的体貌特征。

排查范围扩大到全省。同名者有数百人,几经努力,缩小到了十几个。最后发现西安城区有个刘某,各方特征都相当吻合

“事关重大,不能轻举妄动。我们不放过一个坏人,更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接触刘某之前,我们先对其周边关系做了详细摸底。”冯炜说。

刑警发现,刘某恰好有一个临潼的亲戚,而这个亲戚跟文物方面有过联系。刘某的作案嫌疑越来越大,真相似乎近在咫尺。

突然,线索断了。进一步排查认定,刘某在临潼的亲戚没有作案时间。

专案组迅速召回所有成员,但他们凭直觉,这条线索不能轻易放弃。肯定有某个环节疏漏了,甚至是刘某自己都没有注意的环节。

现实世界没有头绪,那虚拟世界呢?刑警们这样想到。

筛查范围扩大到刘某的网友,最后锁定在一个网名“多多发财”的人身上。刘某去过他家,有一次恰好用那个CT袋装东西丢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