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从河北永年县文物保护所获悉,这个县龙泉村近日发现一处清代咸丰年间的避兵地道。当地史料记载,此工程为当时龙泉富庶人家赵文龄所建,距今已有157年。这样的民间避兵地道在中国北方十分少见。
据永年县文保所所长游现书介绍,该地道分为一个主室、两个甬道、一眼水井、两个出口。墙壁、壁顶、地面全部由青砖、白灰精砌而成,壁顶全为券式结构。整个建筑至今没有损坏,也未进水,内部形制清晰可见。
经勘测,地道主室净高1.97米,长6.10米,宽2.26米,位于距地表1.40米的地下。在主室西壁上方设有一个壁龛,内镶一块方砖,砖面从右至左刻有“咸丰三年八月上,旬修避兵处,敦伦堂”字样。室内西南靠南壁垒砌一座煤火灶台,内置铸铁炉条,炉肚壁土有高温燃烧迹象。主室墙壁、壁顶钉有三个老式铁钉,为挂设油灯使用,原有土炕一座,后来拆毁。整个避兵处保暖、通风、排烟,集藏身、吃住于一体。
据考古工作者介绍,古代民间修建避兵地道目的是为了躲避兵乱、匪患,藏匿财物,一般为当地大户人家才会修建,永年民间避兵地道的发现对研究清代战乱史及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