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曲沃县开建的晋国博物馆主体工程刚刚完工,正在陈列布展。据28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晋国博物馆开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该省已成立晋文化考古研究中心,将对研究古晋国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撑。
晋国博物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是山西第一座遗址类专题博物馆。
在该遗址的核心区域,发现了九组十九座晋国诸侯及夫人墓葬,,十座车马坑,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一万两千余件,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玉器。除附属车马坑和若干陪葬品尚未清理外,整个墓地已被完整揭露出来。
山西曲沃县文物局局长孙永和介绍说,根据施工进度,晋国博物馆预计在2012年6月份将正式对外开放。
晋国博物馆是在晋侯墓地基础上建设而成。晋侯墓地是西周早期晋国王侯贵族墓地,也是西周时期晋国的早期晋侯墓地,其埋葬时代几乎贯穿整个西周时期。
晋侯墓地保留了丰富的信息,揭示了晋国早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晋国墓群的发现被评为 “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和“中国二十世纪考古大发现”之一,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
晋国,周代春秋时期诸侯国名,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疆域约为今山西省南部。唐叔虞之子晋侯燮父徙居晋水,至晋孝侯时,国都名翼(今山西翼城县);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别都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公元前403年,晋国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分裂晋国。周威烈王赐三家为诸侯,于是韩国、赵国、魏国三国分晋,晋国灭亡。山西简称晋或三晋,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