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爆料自然成为收藏界娱乐化的又一利器

十年前,人们提到“收藏”,最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它们历经磨难、得以流传;者是学富五车、术有专攻的收藏家,他们神秘低调、博古通今。今天,人们提到“收藏”,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哪个又过了亿”、“哪个又被爆为赝品”;者是“谁成了艺术品市场的新贵”,还是“那位著名的文物专家”,都不会是这件这件藏品的艺术价值。在娱乐分子无孔不入的现代社会收藏界无可避免地被侵蚀着。

有人说,这是一个全民收藏的年代,然而,这早就是一个全民娱乐的年代。

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曾经只被一部分人了解的艺术品收藏领域逐渐走进了广大公众的视野,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最初央视的《鉴宝》,到多家电视台开办收藏鉴赏类节目,再到如今艺术收藏界玩转微博……收藏界在不知不觉中被娱乐元素同化了。

君不见,越来越多的娱乐明星加入到了收藏的队伍之中娱乐圈里最广为人知的藏家莫过于演员、主持人王刚。他曾自得地说过,自己是收藏界最好的主持人,主持人里最好的收藏家。他热衷于收藏瓷器、古玩,同时他还主持着一档收视率颇高的收藏类节目。去年北京永乐推出了“华彩霓裳——张信哲先生珍藏清代织绣专场”拍卖,更多的人了解了歌手张信哲的织绣收藏经历与情怀。知名导演冯小刚则更喜爱油画收藏,他曾经在2009年花费几百万元拍得杨飞云作品,还在2010年以两千万元购得艾轩的一幅油画作品,创造该画家的最高拍卖纪录。同时,王中军、海岩、林依轮、章子怡、陈道明等众多娱乐明星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拍卖场上,成为收藏界的一员。

内幕、爆料自然成为收藏界娱乐化的又一利器

而那些曾经正襟危坐的专家们则变得越来越具有娱乐精神,成为备受收藏爱好者追捧的明星。归功于电视媒体强大的影响力,被称为“华人世界最大的古董经纪人之一”的香港鉴赏家翟健民,通过北京电视台《收藏秀》被内地的观众所熟悉,成为收藏界的明星,并且拥有了众多铁杆粉丝,被粉丝们亲切的称呼为“翟帅”。而另一位著名收藏家马未都,,也是通过《百家讲坛》《收藏马未都》等电视节目拥有了大批的粉丝,成为收藏界不折不扣的明星。

内幕、爆料自然成为收藏界娱乐化的又一利器

左:小短腿—西周鸟纹兔形觥

右:愤怒的小鸟—商代青铜鸮卣

除此之外,近两年微博的兴起更给了收藏界一次与娱乐近距离接触的绝好机会。微博正在成为人们发布信息与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更迅速的信息传递,更强的互动性与更多元化的观点,让收藏界的娱乐氛围渐浓。微博俨然成了收藏江湖的“龙门客栈”,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聚集到了这里。

众多拍卖公司纷纷成为微博用户,通过微博与藏家交流,在第一时间发布拍品征集、成交的信息,通过互动与藏家建立良好的关系,树立企业形象。这其中,北京匡时可谓是业界先驱,从董事长董国强到匡时的普通员工都是微博控。他们的微博大多与工作有关,但是却通过每一天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东奔西走的征集、日以继夜的赶图录、以及紧张激烈的拍卖现场……偶尔透露的一些个人爱好或者公共意见,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亲切、敬业、年轻有活力的拍卖企业。此后,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业内大佬、专家藏家也都加入到了其中,在微博上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

在去年刮起的“卖萌”风中,同样少不了收藏界的身影。最初是山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鸮卣”凭借自己可爱的造型,成为最萌的文物——青铜版愤怒的小鸟。后来,“文物也卖萌”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兴趣,又出现了“小短腿”——西周鸟纹兔形觥,“鼻孔哥”——战国错金银马首型青铜车,以及“天然呆”陶器羊、酷似“祖玛”的商代青铜鸟兽尊等等。

与任何被娱乐化的领域一样,收藏界的娱乐江湖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娱乐江湖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吸引眼球”,在聊过天、卖过萌之后,“内幕、爆料”自然成为收藏界娱乐化的又一利器。

在过去的一年里,微博成为“艺术品打假”的先驱,也成为各种内幕的发源地。张晓刚的《小女孩》、林风眠的《仕女图》、刘海粟的油画《一轮红日出西关》等等都让微博上的收藏界热闹非凡,最终有的被证明为赝品,有的验明正身继续上拍。与此同时,收藏界的娱乐江湖里还出现了一位“阿特姐姐”,知晓众多江湖内幕消息,不时爆料、揭短,敢于直指艺术大佬、市场大腕们的痛处。这位“阿特姐姐”在微博上不仅展开了与艺术大腕们的对战,更让自己成为艺术品收藏界的焦点人物,关于她身份的猜测也纷纷展开。有人说,阿特姐姐是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也有人怀疑她受雇于某利益集团,深谙炒作套路。但是不管怎样,她成功的在收藏界的娱乐江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