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应如何辨别玉器的真假?玉器收藏将何去何从? 新玉玩的是料

藏家应如何辨别玉器的真假?玉器收藏将何去何从? 新玉玩的是料

  日前,新石器时期玉器精品在中国古代神玉展举行,这是中国艺术馆首次推出“古代玉器专题”的展出。此次展出包括璧、琮、玉镯、锥形玉器、吸玉带及环等玉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玉器。展览的举办,让人联想到艺术品市场中的玉器收藏与拍卖。

   在艺术品投资领域,玉器一直拥有热烈的氛围。在国际拍场上,拍的高古玉器数量最多。一件清道光“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以9085万元成交;一件乾隆“太上皇帝”圆玺以6800万元起拍,并以1.61亿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玉器的价格虽进入了亿元时代,但其鉴定难度亦加大,在收藏市场火爆今天,藏家应如何辨别玉器的真假?玉器收藏将何去何从?

新玉玩的是料,古玉藏的是魂

  中国人爱玉自古有之,在儒家文化中,更是将玉与君子联系起来——“君子比德于玉”、“君子重玉轻珉”的观念盛行。上海古玉收藏鉴赏家、古玉社创始人张慧表示:“玉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和民族象征,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骨髓之中。玉器,特别是古玉已经成为富裕阶层投资、收藏的首选,价格上也容易炒作,甚至出现天价。”中华玉文明自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一直到今天,从未间断,其本身就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张慧认为:“玉器从古代就是神器、王器、礼器,它是统治者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拥有的。古玉自从西周开始,就已经是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竞相收藏的藏品,经过历代藏家的搜集,流散于市场的真古玉已经成为非常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相对于明清玉器和现代玉器来说,无论是从文化鉴赏还是从投资的角度,收藏高古玉更具有投资潜力。”

  玩过古玉的人大多认为,古玉“看不懂”,收藏难度高,在收藏界流传着买古玉不如买新玉一说。“目前收藏热席卷全国,民间藏友估计有8000万,但其中真正懂得藏品鉴定的,少之又少。因此,古玉投资和收藏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投资者往往会投资鉴定难度较小、玉质又好的明清玉器和现代玉器。实际上,这个阶段的玉器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是根本无法和高古玉相比的,,新玉玩的是料,古玉藏的是魂!”

  对于新石器时期玉器精品亮相中国古代神玉展的意义,“展览给民众提供了更多欣赏馆藏真品的机会,这对于古玉收藏和投资者的意义非常重大。目前投资者接触和了解古玉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官方考古出土的很多藏品,普通民众很难一探芳容。由于没有官方和民间藏品的对照资料,民间收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此次古代神玉展规模不大,的确是对民间古玉投资和收藏的又一次有益促进。我相信随着更多国藏古玉的公开展出,将会对民间古玉收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为古玉收藏外部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