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九、草珠菩提

八、竹根菩提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缅茄如名,其原产地在于缅甸,是双子叶的植物药豆科植物缅茄的种子。缅茄(拉丁名Pahudia xyrocarpa Kurz),别名沔茄(《灵秘丹药笺》)、木茄(《粤志》),清热解毒,主治牙痛、疮毒,外用药,在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多有栽培。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总共九种可入药用的菩提子,希望大家能喜欢。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一、缅茄菩提

苦楝树、学名叫楝,是楝科的落叶乔木、在华中与华南分布很广,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非常的常见,平原丘陵也有生长。其果实成熟hou多呈圆形者椭圆形,颜色为橙黄色,过冬而不落,别称也是金铃子。

五眼六通的学名是南酸枣、属于漆树科南酸枣属的一种植物,别名“四眼果”、“五眼果”、“酸枣树”、“货郎果”、等称呼,主要产自与印度以及我国的南方地区。果实成熟后,在它的顶部有五个小孔,里面还有五颗种子,外表像是五个眼睛一般,一般都是前后贯穿打孔,制作成为佛珠,因此被民间称为“五眼六通”。五眼六通菩提籽它有三层皮,第一层的表皮就是发红皮,第二层是紫色外皮,第三层则是黄颜色的外皮,其三层表皮相连紧密不分彼此。

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大到宏观的宇宙小至粒子尘埃,世界万物都是相存相依的,从花草之间都能领悟世间的道理与真相,这中草药与菩提子之间也是有关联的。所以接下来就给大家带来菩提子之中一些“药丸”的简单介绍。

中国最早的药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将苦楝子记载入药,列为下品,在后世的名医别录》又将楝树的根皮、树皮以“苦楝皮”为名收录入药。中药学名为苦楝子,主要的药理效果是抑菌、杀虫,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头藓等真菌感染。主要治理清湿热、治疥癣、冻疮、行气止痛、杀虫、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等。

二、苦楝子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四、无患子

五眼六通的味道酸涩,其树皮以及叶子含鞣制,对于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不错的抑制效果,还具有清热消毒止痛止血的作用。外用可治疗牛皮癣、烫和外伤出血,一般可以研细末调香油涂敷伤患的地方。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其雕刻历史已经有三百余年了,雕刻匠人们在蜡蒂上精雕细琢做成美丽工艺品,除了做成印章意外,还传统的雕刻出了山水人物,亭台阁楼、花娘鱼虫等十分精美图案,深受民间大众们的喜爱。一九五七年中国政府曾经把缅茄雕刻作为“国宝”送了10颗给了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从而享誉全球。清朝的黄若济有《咏缅茄》诗云:“其蒂宛涂蜜蜡黄,其实酷肖彭亨紫;小姑欣喜缀佩觞,雕琢斫萼成花枝”。

金钟菩提的细籽来自于桉树,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方。最北可到成都和汉中等地。其原产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因其果实成熟后外形似“钟”,故名为“一口钟”,中药名字是“一口盅”,别名“蓝桉”。金钟菩提有一股清雅的草药味,长期佩戴可以活血美容,提神醒脑。其外形、其香味、其气韵尤显独特。“小金钟”做成手串,可以挂胸前,也可以盘腕间,具有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的功用。“大金钟”若做车挂,自然可以清新车内空气,杀菌消毒。

六、天竺菩提与血丝龙珠菩提

而天竺菩提,则是一种名为多厚鳞柯的植物的种子,也被民间称为壮阳果,是在我国的云南、广西,以及印度、越南等地都均有分布,天竺菩提具有壮阳的特殊功效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草珠菩提中间的籽,就是我们日常中常见的薏米仁,它是不错的中药,主要可以用作湿痹,有利于肠胃,可以用作消水肿,润泽肌肤,美白补湿,除斑,凉性清热消暑;种仁不但是一种优良营的养品,同时还具有利尿和抗癌功效;用于泡脚也十分的不错。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三、金钟菩提

九种最常见的菩提子手串,你见过哪些?

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文玩菩提子,各式各种的植物和中草药的种子都被划分到了菩提子的范畴,而在这其中有些是历史文化十分悠久,很早以前就被佛门人士作为佛珠来使用了,而有的是有利于把玩,近些年来才被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