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谭 璇报道:点亮南昌的冬夜,让歌声化作我对你的思念——1月6日晚,动听又动心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杨晓光、朱培华作品音乐会在江西艺术中心音乐厅上演。一首首或澎湃昂扬,或清新婉转的歌曲,再次唱响江西好声音,传递快乐与正能量。
本场音乐会由“峥嵘岁月赤子心”“山河万里故乡情”“不忘初心中国梦”3个乐章组成,歌唱家刘一祯、陈芬芳、薛皓垠、冯国栋等演唱,南昌大学爱乐学生合唱团担任合唱伴唱,杭州爱乐乐团演奏。
本场音乐会既有缅怀革命先烈的歌曲,也有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江西的诗篇,音乐会用感人、抒情、优美、壮丽的艺术风格,通过歌舞的形式寓教于乐,让人们振奋、给人们鼓劲。
词曲合璧动人心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饱经沧桑的祖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们生长着祖国的筋骨,沸腾着人民的血液。
你听,歌唱家冯国栋演唱的以“红都”瑞金为背景的《那一片红土地》,就是这样一首精品力作。历史铿锵的脚步,总会留下春雷一般的强音。而这种时代心声的折射,往往又以史诗般的音乐澎湃在听众的血脉中,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你听,贵州文玩,歌唱家薛皓垠一首《你的那双眼睛》感动观众。很多人可能看到过那张珍贵的方志敏烈士照片,那是烈士被捕后即将面对死亡时留下的影像。照片中,烈士的眼神是那样刚毅坚定,这深深打动了杨晓光和朱培华,两人根据这张照片一同创作了一首《你的那双眼睛》,纪念方志敏以及无数为祖国牺牲的烈士们。
杨晓光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业余时间致力于“以文惠民、以词乐己”,创作了一批饱含正能量的作品、歌词,他希望以词叙事,传播中国乡音、中国故事、中华文化。
朱培华是一名旅欧企业家,也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学生、科班出身的作曲家。出身吴越之地的他,早已习惯以左手托起吴文化的精致温婉,用音乐传播快乐,以右手握住越文化的大气盎然,用健康普惠大众。
最爱故乡白莲情
故乡对中国人而言,不是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精神记忆的家园。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
“风荷轻摇,伴我入眠,梦中的蜻蜓立在了荷尖……”伴随着歌唱家吴晓芳的深情演唱,那熟悉的场景仿佛重现在眼前,勾起每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现场的观众说:“听过《故乡的莲》这首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
创作弘扬中国梦
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同党和人民风雨兼程,一路相伴,走过改革的岁月,走进更加昂扬的时代。正是这样浓浓的家国情、赤子心成为杨晓光、朱培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杨晓光和朱培华从2014年才开始合作创作,在其他人眼里一定不属于创作黄金时期。但是,几年来他们创作了几十首高水平作品,当他们走上舞台时,主持人也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绩?
“胸中有大义,至纯天珠,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他们的创作永远在征途上,让信念、激情、斗志永远闪光。
你听,至纯天珠,那激越动听的歌声从天边传来:“中国梦,幸福梦,富强梦,实现梦想靠劳动;中国梦,你的梦,我的梦,共同筑起中国梦……”合唱《劳动托起中国梦》唱出广大劳动者的心声。
劳动者是谁?谁是劳动者?不就是大家身边的你、我、他?于是词作者杨晓光和戴震华笔下有了诗意的表达:汗水洒田野——农民兄弟是劳动者;高桥通天堑——工人兄弟是劳动者;飞船遨苍穹——科学家也是劳动者。
生逢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奋斗在一个人民至上的国家,是我们共同的人生际遇。
岁月如歌,春秋正隆,努力奋斗是对光荣岁月的致敬。
江西艺术中心
地址:南昌市青山湖区高新大道1978号
电话:0791-82070777/8208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