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着眼于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近日,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陈立做客中国基金报粉丝群。

  今年的春季行情,几乎超出了所有人预期。大盘从2500点一路上涨至今超3000点,很多投资者都来不及细思这波行情究竟是熊市下的强反弹,还是新一轮牛市的开启?陈立认为,2018年压制市场的因素在2019年都已经有所修复,市场的信心逐步从悲观中修复过来。行情有望转为震荡走势,结构性机会由此显现,看好医疗健康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创新崛起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陈立管理的几只基金都取得了不错的投资业绩。其中,金鹰主题优势混合型基金年内收益为56.7%,在724只同类型基金中排名第3;金鹰稳健成长混合型基金年内收益40.04%,同类排名40/724。

  以下是此次的内容实录,供大家投资参考。

  问:您如何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绩?有哪些经验和方法可以分享?目前市场上有哪些风险需要重视?实体经济并未真正有所好转,很多经济数据和具体情况都并未扭转下行趋势,当前资本市场的上涨是虚火发作的昙花一现?还是真的迎来了春天?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该买的时候没买,该卖的时候没卖,总是看着基金上涨,自己却真的没有赚到钱!因此即使有幸在低点买到了您管理的基金,也常常无法获得很棒的收益,对此,您有什么建议给这样的投资者做参考?

  陈立:2019年开局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收益,这是我们公司投研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一直倡导前瞻深刻持续的深度研究,为投资提供强大的基础,由此推动形成研究持续创造投资价值的理念。我们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和团队的有效结合,在投资中所发挥的作用比单个人的作用强大得多。我个人的投资风格是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微观精选个股,以成长股投资为主,致力于发掘宏观行业与公司间能形成明显共振效应的重大投资机会。在团队研究知识基础之上,努力将个人的风格发挥出来,提高投资的准确率,努力创造投资的复利增长

  对2019年权益市场的表现,我们判断相对乐观。首先回顾一下2018年权益市场大幅下跌的原因。2018年权益市场的表现整体是估值和盈利双杀,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国内过快的去杠杆,以及对中美可能全面对抗的深度担忧。去年上半年,政府制定了金融去杠杆框架和配套政策,着手限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同时地产调控政策也有效控制了居民杠杆的过快上升。经济增速虽然短期面临回落,但在供给侧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共同作用下,换取的可能是长期更高质量且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认为从中期角度看,这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吐故纳新。但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四季度宏观政策审时度势,认识到国内过急过快去杠杆可能会对带来的不稳定,政策开始纠偏,转向结构性去杠杆和稳杠杆。稳增长稳信心的调整措施,有助于更加有效和平稳的应对国内外的压力。在习主席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之后,政策底显现,积极因素增多。我们认为展望2019年,市场将在经济下行压力和政策逆周期调整中平衡,国内去杠杆转向稳杠杆,而中美贸易问题在两国元首达成的框架基础上进入了落实谈判阶段,有望达成阶段性成果。

  总的来看,2018年压制市场的两大因素,在2019年都将有所修复。因此市场的信心也将逐步从悲观中修复过来。行情有望转为震荡走势,结构性机会由此显现。如果将投资的周期拉长,按2到3年来看的话,当前低估值的权益市场也是较好的投资时点,建议投资者用乐观的心态看待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

  近期的宏观月度数据有所波动,比如在1月社融数据公布以后,市场经历了一轮风险偏好快速提升、行业估值普遍修复的行情,但2月出口数据再度转负,社融规模增量数据出台,M2同比增长8%,感觉似乎也低于市场的预期。因此投资者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困扰。

  但这些数据的发布不改我们对2019年权益市场的乐观判断。我们认为宏观逆周期调节当前依然在持续发生作用,我们不应该过度关注和解读短期的金融数据,而应该把握当前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政策逆周期调整中寻求平衡。国内经济由去杠杆转向稳杠杆的态势没有发生变化,金融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正在酝酿中,科创板为代表的证券市场的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加上中美贸易磋商也有望取得积极进展。因此短期的市场波动只能改变市场运行的节奏,但不会改变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这是我们的判断。

  问:如何看待各上市公司4月即将出的2018年年报对股价影响?以及对应策略?

  陈立:2019年春节后A股出现较快的一轮上涨,印证了我们对2019年权益市场表现相对乐观的判断。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期,我们可能还要面临经济数据较差的情况。在减税降费等一系列逆周期的调控政策之下,经济下行压力何时结束仍需要观察。一些质地较差的上市公司,将要面对2018年年报19年季报的市场考验,这些对市场短期可能形成一定压力,但是我们从战略上需要对投资保持积极乐观。从中长期的时间看,当前整体估值偏低的权益市场是较好的投资时点,将投资时间拉长,看的更远一点,短期市场面临的震荡者回调都是阶段性的波动,都是中长期很好的投资布局机会。

  问:您管理的基金排名靠前,回报率非常高,能谈谈您独到的投资策略吗?另外,注意到您对医疗健康还有研究,那么您对医疗的后市如何看待?

  陈立:我个人的投资风格刚才已经阐述过,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微观精选个股,以成长股投资为主,致力于发掘宏观行业与公司间能形成明显共振效应的重大投资机会。

  我目前还管理金鹰医疗健康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医疗健康产业。在该基金四季报中,我介绍了个人对医疗行业的简要看法,借此我也阐述一下,2018年下半年以来,至纯天珠,医疗行业重大政策和突发事件较多,先是受到假疫苗重大违法事件的冲击,之后新的国家医保局开展了4+7城市带量采购试点,医药的控费政策大超市场预期。接着又推出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这些重大的事件和重大的控费政策,使市场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情绪变得悲观。

  但从中长期角度看,我们认为出台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医保用药结构的合理化,所节省的医保资金有望投入到大病保障中,有利于促进仿制药企业的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引导企业投入更多资源到研发创新中去,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医疗健康保障的水平和能力。

  另外从医疗健康产业的需求侧分析,在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发生变化等驱动因素之下,医疗健康消费需求仍将长期持续增长。因此我们依然看好医疗健康消费升级和创新中的中长期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