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子龙桥下挖出清代石碑

日前,滹沱河子龙大桥在开挖北引桥桥基时,掘出一清代石碑石碑为青石质,高1.6米,宽0.8米,石碑除左下侧有些破损外,基本完整,碑正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字,内容以滹沱河筑堤历史为主。

河道内出土的清代石碑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正定县城,石碑已经移交至县文物保管所保管。在文保所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在大佛寺内目睹了石碑的“容貌”。碑正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字,碑名为《重修斜角堤回水堤及漕马口堤碑记》,上面记载:“重修斜角堤回水堤及漕马口堤碑记,赐进士出身即补道正定府知府黄安刘秉琳督修,三品衔正定府同知正定县知县郭斌寿监修。滹沱自古为患,修筑堤岸历代兴工,贵州文玩,载于史册,班班可考,而堤之所自始不知起于何处……春雨漫大,为民患衡为筑堤以防冲突居民,利之今堤尚在,无人知为章衡所筑者……今在城外者曰斜角堤,自斜角头村北起至小杨家庄长一千一百三十五丈,俗名大堤……”

该碑立于同治十三年五月(公元1874年),据文保所工作人员介绍说,当日凌晨,施工人员正在滹沱河子龙大桥工地挖桥基时,挖出了这块儿石碑,施工人员简单清理了一下碑面,确认是清代的石碑。而后,施工人员马上联系了文物保管所,石碑遂被运至正定大佛寺内。

记者联系了市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听了关于石碑的介绍后,认为该石碑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该工作人员说,该石碑保存完整,若经过维护处理后,其碑文可作为历史证据,这对于研究滹沱河河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联系有关部门尽快勘查碑文

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表示,从碑文内容来看,文玩,其有重要的水利价值,首先由筑堤历史方位,可以考证出滹沱河整治历史,历代如何治理滹沱河,滹沱河水系变迁等等,这对于今后滹沱河综合治理有重要借鉴意义。市水利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联系有关专家到现场查看。

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