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仿木结构叠檐挑角式石雕建筑

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至纯天珠,近日,文物工作者在渭南乡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古代牌坊,其高大雄伟的气势、雕饰精美的细部花样、做工考究的组合形式,存留余年依然风韵犹在,实属罕见。

这一节孝牌坊位于渭南市临渭区信义乡南焦村,坐西向东,为四柱三联式,三层仿木结构叠檐挑角式石雕建筑。牌坊高约8米余,通宽6.5米,侧宽1.5米,中间宽2.6米,门洞高2.9米。

其一层、二层各施三级斗拱,三层施六组斗拱,一二层中间有“鱼化龙”石刻。最上层叠檐之上,有一小顶阁,内竖刻“圣旨”二字。其下一横匾刻“凤诰荣颁”四字。下有一行横刻字:“皇清诰授中宪大夫焕卿焦公德配恭人节孝坊”。再下是一副短柱联:“贞松不老皓月长明”。最下面是基座大门,门联竖刻为:“冰霜自励千秋志铁石常怀一片心”。“工”字形座,座上四周刻福寿万字纹。柱枋浮雕十八罗汉,脚踏祥云,形态各异,笑容可掬。额板上雕有形象生动传神、刀法精致绝伦的人物、楼阁、山水、花卉浮雕。

当地类似这等规格和做工的石质牌坊极少见,它在村野乡间的风雨中伫立了百余年依然完好地保持着昔日的威仪和风范。

据文物工作者初步考察,这座石牌坊建造于清代晚期,具有高超的雕刻工艺水平,能基本完好地存留至今确属难能可贵。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清代牌坊建造和石刻艺术的基本特点,运用了线雕、浮雕、平雕等多种手法,人物情态各异,栩栩如生。表现的故事情节生动,造型逼真;两侧对联刻工细腻,笔画饱满,书写流畅。是研究清代雕刻、书法、建筑等历史文化艺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至纯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