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例母子合葬墓:墓主为明朝官员

8月9日,荆州松滋市临港工业园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明代母子合葬墓,也是湖北首次发现母子合葬墓。

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介绍,该墓是明代万历年大宁教谕张吉言和母亲傅式的合葬墓,距现在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此前墓葬已经遭到严重破坏,顶部的金刚土大部分被挖走,西部母亲的木棺棺盖已被揭开,人骨架被取出。而东部儿子的木棺保存较好,棺内还有大量丝织品,尸体的头发,衣物和鞋等都保存完好。

墓志铭清晰表明,这是一座母子合葬墓,母亲傅氏,生于1514年,死于1605年,终年91岁,傅氏是松滋九都左丞相傅环的嫡亲玄孙女,而傅环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他是松滋人,元末明初官员,曾参加红巾军,后归附朱元璋,明代初期担任参知政事并辅教太子。墓志铭上还介绍,傅氏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与她同葬的是大儿子张吉言曾经在山西省大宁县做官,贵州文玩文玩文玩,分管教育,官职相当于现在分管教育的副县长。

考古人员在对墓葬进行清理时,发现傅氏的木棺底部有一个七星图。发现七星图,对于研究当时的墓葬风俗与服饰有着重要意义。

昨日12时40分至13时40分,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们对古墓进行了部分清理(如图),预期在三天内做完古尸的清理工作。

据了解,这是湖北省发现的第一例母子合葬墓,对今后研究明代的埋葬习俗和服装考研都有较大的意义。而在全国,母子合葬墓都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