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此次龙泉山古人类洞穴遗址的发掘对丰富栾川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4 18:08 我要评论( )

曾被当作恐龙遗址保护多年 栾川县城关镇西北,有一座龙泉山公园。沿公园西大门北侧一条小路上山,前行50多米,有一个不起眼的洞穴。别小看这个洞穴从今年年初开始,来自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文物工作者就会聚于此,对洞穴进

曾被当作“恐龙遗址”保护多年

栾川县城关镇西北,有一座龙泉山公园。沿公园西大门北侧一条小路上山,前行50多米,有一个不起眼的洞穴。别小看这个洞穴——从今年年初开始,来自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文物工作者就会聚于此,对洞穴进行考古发掘。

考古人员对发掘的洞穴进行清理

动物牙齿化石

旧石器时代遣物

疑似骨锥

考古人员清理古人类火塘底部灰烬层

经过3个多月考古发掘,日前,该洞穴地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发掘结果显示:此处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更新世晚期)古人类洞穴遗址

20日上午,当我们随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周立一起来到该遗址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洞口北侧的一块写着“恐龙遗址”的石碑。

在场的栾川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庞海娇说,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附近村民在此发现不少化石,至纯天珠,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把它们统称为“龙骨”。

当地村民讲,20世纪80年代,当地进行了一次炸山崩石,之后更多的“龙骨”露了出来。栾川县建设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把这些化石拿到北京去鉴定,回来后,这里就立起了一块“恐龙遗址”的石碑。

文物普查“查”出“真实身份”

导致“恐龙遗址”身份发生变化的,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庞海娇介绍,从2008年开始,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开始对全县境内的各个文物遗迹进行普查,龙泉山遗址也在普查之列。

负责普查工作的是栾川县文物管理所书记李作献。他们对洞穴外围的堆积层和中部曾被炸毁的地方进行清理,发现不少化石和石器。

这些发现让李作献萌生了一个想法:此处向阳,离水又近,非常符合古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这里也许根本不是什么“恐龙遗址”,而是古人类生活的遗址?

李作献的想法得到了庞海娇的认同。由于近年来栾川县已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至纯天珠,尤其是2008年在庙子乡发现的蝙蝠洞遗址,填补中原地区洞穴考古空白。结合蝙蝠洞的考古发掘情况,他们决定邀请专家再次认定龙泉山遗址的“真实身份”。

2010年1月,周立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水生来到龙泉山,对该遗址进行现场勘查。周立说,当时可以明显看到在坍塌的角砺石下厚约5 厘米的烧石加灰烬层,文玩,洞穴中的堆积大部分已被侵蚀,仅在南壁坍塌的岩石下及西南洞壁处保留有部分堆积,最厚处40厘米~50厘米。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及发现的部分动物化石、石器,周立和杜水生一致认为,该遗址应属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

洞穴内发现1000多件化石、石器

今年1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和北京师范大学三家单位开始联合对龙泉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工作的市文物工作队工作人员顾雪军介绍,对龙泉山遗址的发掘,基本上按照四个区域来进行: A区为洞口南侧、B区为洞南侧与西侧交界处、C区为洞西侧、D区为洞北侧。

发掘工作首先从A区开始进行。最初进行发掘时,有两块巨大石头“盘踞”在这里,搬开巨石后,大量的烧石、烧骨“重见天日”,同时工作人员还在灰堆周边发现大量石英碎屑。根据这些遗物,工作人员推断,这里应当是古人类的一个火塘,而这个区域也是古人类在洞穴内的主要活动区域。发现这些烧石后,工作人员又对洞内进行探测,探测结果显示,向南1.5米~2米深的地方还有堆积层,工作人员继续向里“挺进”,进行发掘,之后又有大量石片、石核等石器出现。

发掘工作其次是D区。在这一区域,工作人员不仅发现了烧过的砾石、石核、石片,还发现一些疑似有人为加工痕迹的化石,可能为骨器。同时,这一区域发现最多的是大量的动物肢骨和齿骨化石,这些化石多属鹿、牛、犀牛等食草类及小型食肉类动物,总数500多件。杜水生告诉记者,经过对这一区域出土遗物的研究,可推断此处应为古人类的垃圾堆。

发掘工作最后是C区。C区发现的遗物不多,主要以石器为主。

由于B区为洞南侧与西侧交界,为保护洞穴,该区暂时没有进行发掘。

最后统计,该遗址发现各种遗物共有1000多件。

还原”古人类生活场景

既然这里曾是古人类生活的洞穴,通过考古发掘,能否“还原”古人类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杜水生说,该洞穴位于栾川县城这个小盆地和龙泉山之间,从居住学的角度来看,盆地和山脉的过渡地带适宜人类和食草类动物生存。此外,虽然洞穴中间部分被炸毁,但从遗留的痕迹来看,中间部分应当也处于洞穴之内,说明此洞穴的形式应当是檐厦式结构,也说明古人类在选择生活、居住地点时已经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而且,从洞穴内发现的大量动物化石来看,这些化石主要是鹿、牛和少量的犀牛的骨骼化石,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主动性地进行捕猎。此外,考古人员还在洞穴内发现了火塘以及炭块、炭屑等,这些也证明,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已具备生火、取火、用火的能力。

洞穴内还发现了大量的石片和石核。杜水生介绍,石片是一种打制石器,是古人类从石头上打制出来的一些石头片,主要用来分割动物;石核指的是打制石器时,为生产石片所使用的石料。

佐证现代人起源课题

龙泉山遗址的发现除了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人类的生活习性等外,杜水生认为,这为研究现代人起源补充了重要考古资料

当今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有两大热门课题:一为人类起源,另一为现代人类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已达成共识,因为在非洲发现距今400万年至几万年的标本达数百件,且演化关系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选为2002年度全国六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选为2002年度全国六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2019-02-14 18:12

  • 江西发现陈宝箴撰墓志碑

    江西发现陈宝箴撰墓志碑

    2019-02-14 18:07

  • 遗址内还发现了很多大型生产工具

    遗址内还发现了很多大型生产工具

    2019-02-14 18:04

  • 该锁为清朝光绪年间制造

    该锁为清朝光绪年间制造

    2019-02-14 18:0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