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山东胶南村庄惊现200岁清代祠堂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1 22:00 我要评论( )

1日上午胶南市文物专家来到村西部的这座祠堂。祠堂共5间,占地200多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78平方米。这处祠堂高约5米,祠堂屋顶为黑色筒瓦,屋檐翘起,木门木窗,四周都是民房。祠堂的东侧有两棵郁郁葱葱的圆柏,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树木,树龄210年。这处

1日上午胶南市文物专家来到村西部的这座祠堂祠堂共5间,占地200多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78平方米。这处祠堂高约5米,祠堂屋顶为黑色筒瓦,屋檐翘起,木门木窗,四周都是民房。祠堂的东侧有两棵郁郁葱葱的圆柏,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树木,树龄210年。“这处祠堂的整体建筑没有使用一枚钉子,为卯榫结构,至纯天珠,非常牢固,抗震性非常强,所以能保存到现在。”文物专家表示。

聊天得知清代祠堂

据文物专家介绍,今年11月份,他们到藏南镇进行文物考察,在一次聊天时,镇上一位工作人员偶然间说起在于家官庄村有一处古代祠堂,村民怕祠堂遭到破坏,不愿声张,所以外人一直不知道。文物专家听说后,就来到这里考证

“经我们考证,这处祠堂应该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家祠,距今已近200年历经风雨,能保存比较完整,非常不容易。”文物专家介绍说,祠堂前面的两棵圆柏已经200多岁了,应该是在建立祠堂后从别的地方移植过来的,彰显庄严肃穆之意。

这里曾经香火旺盛

77岁的村民于志兰老汉介绍,在他小的时候,这处祠堂的香火非常旺盛,经常有村民前来祭祀,那时祠堂共有南北两排共10间房屋,北侧5间供奉先祖牌位,南侧5间为族里议事用。祠堂前栽着10棵松树,文玩还有丁香树等,显得非常肃穆。

“那时北面祠堂正屋的墙上还挂着于氏始祖的画像,画像高一米半,宽有一米二,画像下面摆放着祭祀桌,逢年过节的时候,文玩,大人们就领着我们来祭祀。”于老汉说,解放以后,就基本没有村民前来祭祀了,后来先后被当做学校、砖厂和仓库使用。

文物部门将进行保护

“这处祠堂在胶南市是除王台镇石梁杨祠堂外,第二处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代家祠,在青岛地区也不多见,对研究于家官庄村的历史和家族进化史,以及胶南民俗文化都有比较大的意义,同时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现实资料。”胶南市文物专家介绍说,下一步,文物部门将制定措施,对于氏家祠进行重点保护。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作为水下文物普查的一项重要成果

    作为水下文物普查的一项重要成果

    2019-02-11 14:26

  • 在山东省文物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在山东省文物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2019-02-11 05:09

  •  据曲阜市文物旅游局介绍

    据曲阜市文物旅游局介绍

    2019-02-11 02:55

  • 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的皇帝口遗址

    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的皇帝口遗址

    2019-02-11 00:20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