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费县上冶镇发现大汶口墓葬 出土25件残损陶器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30 07:36 我要评论( )

3月初,费县上冶镇上冶五村村北一施工工地现场发现了一处墓葬。后经考古人员现场抢救性保护,共出土有25件陶器。因年代久远,这些陶器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 当日,临沂市考古人员正在上治五村附近一带进行考古调查,途经一处施

3月初,费县上冶镇上冶五村村北一施工工地现场发现了一处墓葬。后经考古人员现场抢救性保护,共出土有25件陶器。因年代久远,这些陶器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

当日,临沂市考古人员正在上治五村附近一带进行考古调查,途经一处施工工地,根据现场土层判断这附近有一处原始墓葬,于是展开勘查工作并发现了一处墓葬。墓葬被发现后,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在发掘过程中出土有大量陶片,经粗略归类统计共能修复25件陶器,其中包括17个鼎、1个鼓、4个豆、1个盆以及两件器盖。

经初步鉴定,考古人员表示,这批出土的器物都属于大汶口时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单纯从器形看都非常罕见,好几件在市博物馆都没有类似器物展出。尤为突出的是一件现在初步确定下来为钟的器物,上面纹饰精美,器形独特。

由于陶器属于洞孔结构,非常易碎、易吸水,所以在岁月的流逝中极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这些古代陶器出土时大多破碎残缺。

此后,考古人员将出土器物移交市博物馆保管。9日来到博物馆,实验室到处都是瓶瓶罐罐的液体,地上一堆堆形状不规则的陶片,还有大大小小的工具。这批出土的残缺陶器正在进行修复。

负责修复工作的闫启新根据碎片形状、厚薄、颜色等仔细区分,将属于同一件器物的挑选出来,然后用美术工艺刀将器物上面黏着的泥土清理掉,找出大块部件拼凑以判断基本器形。

闫启新说,必须用刀片、鞋刷、木签等去除表面粘附性沉积物,有纹饰的用较软的毛刷进行清理,以免破坏纹饰图案。清洗干净后再晾晒干。像孩子搭积木、拼图—样,把陶片粘连起来,恢复破碎之前的模样。

“这批陶器的出土,经修复将为研究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和丧葬制度提供一定的实物依据。”闫启新说。

目前,有关于这一墓葬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也在同步研究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2019-01-01 22: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