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山村的艺术蝶变

一个小山村的艺术蝶变   ——深甽崛起温泉文化艺术村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3月11日 09:35:29  

  文/卓佳洋图/陈云松

  沿311省道行驶至深甽镇沙地自然村,就会发现村口坐落着几栋别具风格的现代建筑,文玩,在依山傍水的秀丽美景中呈现出独特的魅力,这里就是深甽温泉文化艺术村,一个集艺术创作、交流培训、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创意村。谁能想到,五年前,这里还是沙地村一处杂乱的石滩,周边环境脏乱不堪。改变来自一位叫王琛的画家兼投资人,他把艺术梦想种了下来,让这个偏僻的小村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艺术梦想

  种进偏僻乡村

一个小山村的艺术蝶变

艺术村内展厅

一个小山村的艺术蝶变

王琛在作画

  对投资人王琛来说,温泉文化艺术村是他梦想和情怀的承载地。1988年,王琛从宁波师院第一届美术专科班毕业,分配到西店中学当美术教师。之后离开教育岗位,下海经商,2003年创办了宁波圣巴里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生意蒸蒸日上时,王琛没有放下自己的艺术追求,他时常提笔创作,参加书画展览,还喜欢收藏字画。十多年前起,他连续担任宁海美术家协会主席、宁波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从骨子里来说,他仍是一个搞艺术的人。“我出差走访过很多国家,发现一些艺术家村都聚集在偏僻的乡下,让灵感在最原生态的环境下迸发,我觉得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十年前,王琛就萌发了打造一个艺术村的想法。

  选址在沙地村,是一种缘分。王琛老家在梅林,修家谱的时候发现沙地村与祖上通谱,一来二往,联系便密切起来。经过一番考察,王琛选中了这块宝地。但是,曾经的沙地村房屋破旧,环境杂乱,选址点是一片卵石滩,后边还有一大片坟地,要建出一个现代艺术村,难度可想而知。王琛积极与当地村民、镇政府沟通,在他们的支持配合下,出资把200多穴坟墓进行了迁移,建造了公墓,并且拿出100多万元,给村边的陡滩进行驳坎。为了筹钱,王琛把自己在北京的房子变卖,把多年的积蓄全拿了出来。

  2013年土地挂牌之后,王琛更忙了,规划、设计、建造,每一道工序他都亲自盯,为此,,他把投资公司交由别人打理,一心扑在这个小山村里。从挂牌到开园的五年多时间,他从宁波到深甽来回几百趟,前后投入资金6000万元。

  没有一份热爱与执着,很难把这件事坚持下来。所幸,王琛的梦想已经成形。现在,艺术村周围青山环抱、视野开阔,园内共有12栋建筑,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建筑内分布着展厅、工作室、接待处等不同功能的区域,格局简洁大气,文玩,错落有致,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感,目前已吸引了7位艺术家工作室在此入驻。从浙江万里学院退休的副教授王力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工作室就像一个毛坯厂房,空旷简洁,面积200平方米,层高5米,除了分隔出必要的生活区,其余都是他的创作空间。“室内构造和设计没有多余的东西,很专业,就是为艺术家建的,而且环境好,安静,会给我带来很多灵感。”王力说。

  王琛和夫人一起也搬进了艺术村,这里已经成了他的家。“我自己是画画的,创作的时候就想有这样的一个空间,我希望把其他的艺术家朋友聚集过来,形成一种文化效应,让艺术走进乡村,对深甽甚至宁海的乡村振兴都很有意义。”